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热点思考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张仲灿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16版)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根本在于夯实群众基础。 新华社发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样。矛盾难题已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的“拦路虎”、“绊脚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进难题的破解,既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健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强化社会管理组织保证的有效实践。破解群众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难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并能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支持社会管理工作。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在于推进科学发展

        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放在首位,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保证。对于地方党委政府来讲,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是当前亟须面对和破解的首要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以东阳市为例,以推进经济发展转型来破解难题并带动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技术力量,二是强化智力支撑。以“东阳人智力回归工程”实施为标志,充分发挥东阳作为“教育之乡”、“教授之乡”的优势,一批专家型、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回归,使地方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三是挖掘文化潜力。以东阳中国木雕城和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快速崛起为依托,在较短时间内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型经济,当地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2%,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充分的就业与创业机会。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核心在于塑造共同价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极端重要性,认为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核心价值的塑造是有效推进难题破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同时它又在根本上依赖于地方文化、道德和法治精神的全面弘扬。东阳市就此做了大量先期探索。

        一是重塑地方文化精神。东阳市着力开展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比较一致地形成了新时期东阳人民共同追求的文化精神——崇文重教、精工善艺、大气包容、创新图强,为矛盾破解和社会和谐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生态。

        二是提升民众道德良知。东阳市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在东阳”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利用宣传造声势,依托教育促提升,借助典型立榜样,在全社会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石。

        三是高扬现代法治精神。东阳市今年以来所开展的“与法同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法治精神在基层的倡导和弘扬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活动,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素质和行为规范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也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根本在于夯实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既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更是难题破解的力量源泉。东阳市在破解难题过程中,坚持以群众工作为统领,积极发扬“不畏艰难、不辞辛劳、不厌其烦、不甘落后”的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精神,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教育引导群众顾全大局,全力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配合。在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诉求,不断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利益上保障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参与、支持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从东阳的经验看,一是要着力破解城市拆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难题,主动维护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二是要不断加大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民生事业投入,积极构建全民保障体系;三是要着力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形成“服务优化、监管互动、分工协作、动态有序”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

        以破解难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坚持抓人促事

        “抓人”是指干部队伍建设,“促事”是指实现工作业绩。干部队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决定了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东阳市在破解难题过程中,一是致力于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积极开展“东阳先锋”创先争优、争当“五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干部等活动,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二是致力于搭建难题破解等干部队伍实践锻炼平台。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干部,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致力于工作职责的落实到位。力抓干部执行力建设,全面推广“能办推定”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干部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估力度,坚决避免因为定势思维和工作作风问题而导致延误和遗留问题的产生。

        坚持抓人促事,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监督,着力提高干部队伍领导科学发展以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作者系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