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星期三

    T台上的汉韵楚风

    ——武汉纺织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纪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7日 05版)

        2011年11月21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师生携手杨小婷、姜成国、黄圣辉等十多位汉绣大师及其众弟子,共同拉开了首届《楚风汉韵刺绣精品巡回展》的神秘帷幕。身着精美汉绣服装的模特,在编钟楚乐中穿越时空款款走来,演绎着时尚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也标志着纺大对汉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迈上了新的台阶。

        探寻“非遗”踪迹

        作为全国唯一以“纺织”命名的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服装学科在全国享有盛誉。学校始终秉承传统文化、发展学科优势,以艺术、工程与美学为学科支撑,形成了“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身”,“融历史、文化与民俗为一体”的大服装理念;立足于湖北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广泛调研和深入挖掘地域纺织服装文化遗产,并从中汲取营养,丰富时尚内涵。

        湖北的纺织业历来发达,仅就传统刺绣而言,在湖北东部地区就聚集了黄梅挑花、阳新布贴、红安绣活及汉绣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也引起了纺大服装学院教师的关注,服装学院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湖北纺织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并将关注的焦点逐渐集中到“汉绣”、“西兰卡普”等极具楚鄂风情的非遗项目。

        汉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广绣四大名绣齐享美名,是楚文化孕育出的一朵奇葩,有实证可考的历史已经有2300多年。它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是唯一注重“男工绣”的绣种,关键绣法“传男不传女”,现存的老艺人也以男性居多,其作品色彩浓艳、构思大胆、手法夸张,20世纪初曾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5年,在学校支持下,服装学院教师开始深入武汉、荆州、洪湖、仙桃、荆门等地,寻找汉绣艺人,通过大量的走访、田野考察、资料收集,记录汉绣的生存现状。调研的结果让他们忧心忡忡:汉绣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老艺人散失各地,相关资料缺乏。最早进行汉绣研究的专家冯泽民教授感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态的传统文化,但令人忧心的是,许多像汉绣这样的项目,如今只剩一口气,再不加以积极的保护和传承,恐怕就要走向灭亡了。”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团队从细小的线索入手,追寻艺人的踪迹,从还在默默经营的制作戏衣的汉绣艺人,到已退休多年90岁高龄的老艺人,都被他们一一找到。曾亲手参与人民大会堂作品布置的张朗老教授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建国十周年时,人民大会堂陈列的一幅大型汉绣挂品《三棒鼓》以精湛的技艺受到中央领导人的赞誉。多年来,他一直想找到这件挂品的作者,却屡次无功而返。得知研究团队花费一年多时间,寻到其中两位老艺人,并在他们那里找到了保存多年的老照片后,张朗老教授不禁感叹:“你们将我寻找了50多年的老艺人找到了,真不容易啊!”

        以文化和科技拯救非遗

        冯泽民教授说:“将大学的文化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有助于非遗保护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让民间技艺走入大学的殿堂,用大学的文化研究解读民间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为了扩大汉绣的影响力,纺大与湖北省武汉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了“汉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地方与高校、民间艺人等齐聚一堂,组成纺大研究团队。汉绣大师将亲身经历、创作的灵感、对作品的理解和汉绣的理念说与学者,学者专家以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深刻的理论,探讨汉绣的发展历程。

        纺大研究团队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研究,则主要从历史文化考察和现代科技开发两个方面入手。具有悠久历史的西兰卡普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其文饰图案更是品种繁多内涵丰富。通过对鄂西和湘西地区土家织锦的调查,研究团队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有研究成果,在普遍尊重土家族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酉水流域是土家织锦原生地的新观点,为土家织锦的进一步保护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团队运用纺大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成果,通过染色和图案的设计,对现有纺织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变,创造出西兰卡普崭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貌。同时联合恩施地区土家织锦企业进行文化产品开发。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纺大研究团队已经获得了《构建湖北中东部地区刺绣文化产业带的研究》、《湘鄂西部土家织锦传承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3项,发表论文31篇,出版文集与专著2部,相关横向课题5项,设计服装80余款,成衣制作20件套。相关研究正稳步推进。

        目前,纺大正在筹建纺织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中心,拟系统地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纺织服装“非遗”进行研究。湖北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北远安是纺织之母嫘祖的故乡,‘嫘祖信俗’民俗活动是国家级‘非遗’。‘非遗’的系统研究需要纺大这样的院校参与。”

        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非遗”

        2008年以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纺织服装“非遗”项目,纺大开设了汉绣课程,聘请杨小婷等汉绣大师为客座教授。学校在武昌昙华林杨小婷汉绣研究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大批热爱汉绣的学子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

        汉绣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此的研究生、本科生。几年来,专业背景不尽相同的学生,跟着老师们多次远赴荆州、恩施、阳新等地,深入乡村山舍,通过汉绣艺人寻访、实物收集,更加深刻地认识其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生存方式、生存环境及发展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形成了《中国刺绣“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基于湖北省武汉、荆沙、洪湖地区汉绣流派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一举荣获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

        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深深认识到,纺织服装文化遗产是时尚创作的不竭之源,他们将文化基因和种源与当今时尚设计对接,并将其转化为时尚设计元素。他们根据土家族织锦文化元素设计创作的土家族服饰二十多个系列近百余套服装,在首届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上进行展演,并获得创新设计大奖。2009年研究团队师生利用西兰卡普传统图案元素设计的服装应邀参加了俄罗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并获得女装组铜奖。2010年,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将杨小婷的汉绣精品与服装设计结合,举办了题为《秀绣——杨小婷汉绣服饰艺术时装秀》的汉绣服装艺术展,精美绣品与时尚服装的完美结合,为都市观众演绎了一幕生动的刺绣发展史,也使传统刺绣成为流动的时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成为T台上“行走的艺术”。杨小婷说,汉绣走上T台与时装设计结合,为汉绣的保护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叶洪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