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教授开车前往中国传媒大学讲课,因未提前办好手续,遭保安拒绝开车进入,只能步行入校。教授随后发微博抱怨,结果引来过万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批评。
教授和保安的对峙,并不复杂,只是一个简单的小误会。但是随着教授通过微博“维权”,就引爆了网络舆论。偏偏奇怪的是,大家没有为教授的“委屈”而愤慨,却大加称赞保安的倔强和执拗。尽管双方各执一词,据理力争,可最后也难免会沦为一场口水战。
站在教授的角度,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被邀请去讲课,赶上天公不作美下起雨,却被挡在门口不让进去。而且,邀请方也说,之前无需什么证件,打个招呼就可以随意进出。教授信以为真,想着可能是保安不懂“规则”,从而对“规定”守得太死,弹性不够,缺少人性化。结果,教授深感不快,一气之下给保安“上纲上线”,一直说到了维护权利。
其实,站在局外的角度,我们无须对他们之间的误会“上纲上线”,这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但是,既然该事件已经产生不小的社会影响,把它分析清楚,也有利于全社会提高规则意识。
对保安而言,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很简单,就是他对规则的敬畏。一个“小”保安,站在“大”教授跟前,只讲规则,不讲人情,丝毫没有畏惧“权威”。站岗值勤,有相关证件的能通过,反之不行,这就是他的所有工作。如果保安违背了自己的工作要求,给教授放行,对教授是人性化,同时也意味着他对职责的失守。
今年年初,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考第一天,西安一名36岁的“考研女”因未带身份证进考场遭拒而下跪恳求,之后她家人送来身份证,又因开考已过15分钟无法进考场,她再次下跪求情,监考官赵某仍然将其拒之门外。这与某教授的遭遇颇为相似,不同的只是教授用不着下跪请求,而是下车走了进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失误确实会给我们造成很大不便,这时候,如果对方能通融一下,或许就能避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别人牺牲规则,以弥补我们一些无意的过失。规则就是规则,如果它可以为某种“善意”的目的而改变自己,那它也可以为某种“不善”的目标而后门大开。
前段日子,易中天教授在贵州师范大学讲座时说了句“学会妥协”,引起许多人的深思。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在规则和契约面前学会妥协,这种妥协不是退缩,而是遵守。教授与保安的误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没有比遵守规则更重要的。每个人对规则的妥协,才是社会运行的保障,而一旦规则可以随意为个人妥协,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