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4日 星期日

    山东日照

    活态“非遗”长成文化品牌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4日 01版)

        本报日照12月3日电(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宋洪飞)继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历史文化之城”、“农民画之乡”等众多荣誉与称号之后,山东省日照市近日又增添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中国黑陶文化之乡”。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表示,要做深“昨天文化”,做实“今天文化”,做活“明天文化”,加快建设滨海文化名城。

        加强对活态“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开发,日照市以此铸造起一个个亮丽的文化品牌。步入位于大海边的东林头子,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照壁上都用图画装点一新,在长达百余米的画街上,有年画、连环画、书法、剪纸等,春耕秋收、打井修渠、养鸡养鸭、采桑捕鱼、休闲娱乐等生活与劳作场面,在农民的画笔下显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农民画院院长姜梦华介绍说:“日照农民画源远流长,其母体可追溯至龙山文化时期陶器、石刻等文物上的绘画。近年来,经过精心培育,已成长起数百名农民画家,众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先后在济南、上海、北京等地举办过展览,并频频亮相于世界艺术舞台,在法国、土耳其、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更令人惊喜的是,农民画村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出农民画衍生产品,生产出印有日照农民画的画册、台历、书签、丝巾等100多个产品种类,形成了集绘画、装裱、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日照的陶文化源远流长,黑陶制作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制作工艺堪称世界一绝,被定为“国宝”。据日照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邢葆东介绍,日照市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独特人文特点和历史内涵的黑陶制品,制作出仿古、移植、复制、工艺、观赏、实用六个类别300多个品种,拥有黑陶艺术大师7人、中高级技师230人,从业人员达2.5万人,年生产黑陶六七十万件,产品远销英、法、德、意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最大的黑陶研发基地正在这里崛起。

        八九个壮汉,一条渔船,整齐激昂的号声,铿锵粗犷的曲调……在岚山头,记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渔民号子”。这“渔民号子”,一直是日照世世代代渔民与大海抗争、与风浪搏斗不可或缺的陪伴,现在已成为“渔文化”的典型代表,在2008年“舟山群岛·泛太平洋地区·中国渔歌邀请赛”上,荣膺“最佳号子王”称号。日照市充分发掘“渔文化”内涵,制定出“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海水浴场,昔日的盐碱滩涂已经摇身变成滨海度假天堂,带动起旅游、房产、商业、体育以及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