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悄然绽放的“花之盛宴”,在历史长河中,为古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吻合”找准了“接入点”;文化在地域,能构建风格迥异的地域韵味;文化在城市,是整座城呼吸的“文明氧吧”。那么,文化在大学校园是什么?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规范行为举止
文化阵地是建设、发展、创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推行科学、正气之风的有力抓手。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不仅在规范行为举止、倡导文明生活、协助公寓管理、创建和谐园区等方面“崭露头角”,而且为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平台。
为使工作站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工作站除了每天有一名党员挂牌上岗为同学们服务外,还设有谈心室、生活服务栏等,负责解答学生问题。此外,工作站还在每位党员的床铺上挂上红牌,在党员宿舍门楣上贴上红星,形成了“一名党员影响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影响一个楼层,一个楼层影响一个公寓”的“蝴蝶效应”。4月25日,该校05幢党员工作站的全体党员在自律、他律、互律的“三律”宣传板上签名宣誓,并由学院老师及公寓管理站阿姨为“党员宿舍”挂牌,学生党员还就“大学生党员党性与和谐宿舍构建”话题展开了细致的讨论,“‘党旗红公寓,薪火永相传’,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首先应以身作则,在规范行为举止上带个头,引领宿舍文化走向和谐。”学生党员赵海波说。
健康丰富的网络文化资源是当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引导是南京师大的创新之举。“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畅通了民意表达的渠道,“网上党校”、“网上形势政策教育”等网上课堂,使网络成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营,厚生网、德风网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是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路人”,该校“阳光网”还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校园文化的载体,网络世界中的青春舞台”。
提升素质品位
南京师范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素质,突出高品位,使校园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辐射源。
2011年,“中秋家书话感恩”活动拉开了新生入学教育的序幕。“女儿的成长是父母最大的成就”、“见到我快乐成长对父母来说是最幸福的事”……一封封满怀真情的书信,让莘莘学子感悟到了幸福的真谛,提升了自身的道德素养,南京师大校园也因此充满了暖暖温情。此外,学校还专门印发了《南京师范大学新生教育专刊》,送到新生手中。“专刊有‘安全篇’、‘发展篇’、‘引导篇’和‘关注篇’四个部分,指引我们迈好入学的第一步!”学生李冉深情地说,“我们正经历蜕变、成长的过程,有了学校的步步引导,我们渐渐明白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责任!”
南京师范大学不仅在开学之初注重提升学生素养,而且将其贯穿于教育工作始终,形成长效机制。今年5月,该校举办了第九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主题为“阳光心灵·给力成长”。活动期间,爱的漂流、抱怨不如改变、“我的成长故事”征文与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乐此不疲却又感悟颇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成长故事’征文与演讲比赛,参赛选手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自强自立,是他们的精神鼓励我逐渐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学生高婷婷告诉记者。
该校各学院的心理教育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如强化培养学院的“心愿墙”和新生定向越野活动、数学科学学院的“成长记录手册”、地理科学学院的“彩绘人生——给四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美术学院的“绘画艺术治疗”生命教育系列特色活动等,让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充满时尚色彩,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中。
启发人性光辉
大学不仅需要阐释其历史和当下的内涵,更应该着眼它在实践层面上的先导和引领功能,这就是校园精神的“生产力”所在。
寒意渐浓的十一月,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却暖流涌动,一场以“感恩”为主题的许愿活动在校园内浓情上演。“感谢罗刚老师带给我们的精彩绝伦的军事理论课!”“感谢社区让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社区的朋友们,我爱你们!”……感恩的话语在风中跃动翻飞,构成了冬日里最美丽的风景线。“平常羞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谢,这次终于有机会把心里话讲出来,心里别提多舒坦了!”大二学生高健告诉记者。
南京师大学子“爱”的光辉不仅洒在校园,更普照社会。11月26日,该校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同学走进南京市红山街道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残障人士带去了关爱。从包水饺到制作手工艺品、打羽毛球,服务中心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乐于助人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是在于行动。我们来到这里传递爱心,不仅是帮助他人,其实收获更多的是自己精神的愉悦!”赵雅雯同学如是说。
在南京师范大学,像这样的爱心团队还有很多。赶往南京市玄武区明心幼儿园志愿服务的“红烛”志愿者协会,前往北川灾区敦上小学关爱灾区孩子的“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奔赴甘肃渭南镇吴村小学、霍卢小学支教的第13届“研究生支教团”等,让大学文化走出校园,润泽了社会。
“文化是校园的生命力,我们将树立更多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如是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