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两天刊发了反映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事业的长篇通讯《有关“中国故事”的故事》与《“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使外宣战线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和激励,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党的对外传播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篇报道刊出几个小时之内,即被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经济网、网易等网站广泛转载。
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认为,报道以新的角度和形式,钩沉史料,对不同的时代节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予以报道,全方位、系统地报道了中国外文局60多年来为服务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所做出的贡献。报道的点多、面广,内容丰富,写出了外文局在外宣事业奋斗历程中闪光的东西,具有历史纵深感与时代宽广度,是近年来中央重要媒体报道力度最大的一次。
在外文局工作了几十年的魏秀堂看了报道后说,报道与时俱进地抓住了外文局最大的作用和特点——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把外文局60周年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楚而简洁、客观而全面,让读者读后能对我国对外传播阵地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报道准确精当地宣传了外文局这支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队伍。国内的,国外的,从老前辈到今天的精英,那一长串闪光的名字,足可让外文局人感到骄傲,也让读者读后对外文局刮目相看,甚至发出赞叹:这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外文局真是我们国家沟通世界的桥梁!把这些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人和事汇集到一起,不就是中国外文局的历史和故事吗?建议每年都把报道推荐给外文局新来的年轻人,帮助他们了解局史。
报道牵出了不少老外宣人的记忆。1983年从北京机电研究院调到中国报道杂志社工作的老编辑力强,虽然已经退休6年多了,仍然还在写“中国故事”、审读“中国故事”。他说,正是这些“中国故事”才最吸引外国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让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其实,写‘中国故事’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深入到中国的各地,甚至是最基层的地方,去发现故事、去写故事。我主办‘民族风情’栏目,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跑了32个少数民族地区,通过一个个‘中国少数民族故事’,使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习俗风情。回首这些往事后他说,如今条件越来越好,我们的记者编辑,要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基层,挖掘并写出更多的感人的“中国故事”,向外国人展示中国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夕加入到外宣队伍中的离休干部张彦,说他读了报道的第一反应就是浑身感到热乎乎的。“作者竟能如此执著地将60多年如此众多战斗在外宣领域的真实心态和盘托出,我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不能不为之叹服。我相信,所有经历者都会有同感,感谢作者道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情。”他说,“我们从事外宣工作的人,一心一意就是要尽最大努力,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国,为我们的祖国争取越来越多的朋友。正如《中国故事》所介绍的,有不少人在这方面做出过十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增光。所有做这份工作的人,都是出于一个心愿,就是让全世界更多的人喜欢中国。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爱中国。虽然,在过去那些不正常的政治运动中,有些专家学者受过不白之冤,遭到无情打击。但是,这些人并没有丧失对祖国的信心,依然为做好外宣工作献计献策,做着不懈的努力,显现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本色。倘若那些已经离开人世的学者专家能看到这篇文章,我相信他们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报道引发外宣战线的年轻人重温成长中难忘的时刻。北京周报社网络部英文编辑记者、英文刊网融合项目组组长陈姌说,在英语国家看到讲述“中国故事”的英文刊物,那种激动的感觉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年前,我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图书馆为撰写论文查阅合订本《北京周报》,成为归国后进入北京周报社工作的主要原因。1958年创刊的《北京周报》记录了共和国的成长史,让我这个外文局新一代“中国故事”讲述者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里,“精通业务,追求卓越”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激发年轻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正如已故北京周报社总编辑黎海波所言,“我们之所以能指点江山、说东道西,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笔杆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国了不起。中国使我们有底气,有笔功。”
华语教学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彭博说,读毕两篇文章,外文局的成长历史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闪过,前辈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外宣事业中的奋斗故事,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籍杂志记录的新中国每一次重大事件、每一个细微变化,使荣誉感、崇敬感与使命感在我这个年轻的外文局人心中升腾。作为外文局的后生晚辈,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故事续写得更加精彩,将真实的中国展现给世人,让我们的前辈为我们感到欣慰和自豪。
(本报记者 庄 建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