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上海人潘跃昀在开车的路上,碰到遭土方车碾轧的一个4岁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在这场车祸中丧生,她的右脚血肉模糊。潘跃昀毫不犹豫地带上小女孩,奔波近20公里,耗费4个小时,辗转两个医院,还垫付了数千元医药费。有人问他怕不怕被赖上,他说,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
联想到前不久的“小悦悦事件”,潘跃昀的行为让我们感到道德的温情,给这个冬天带来许多的暖意,也让我们明白,道德是个人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它不应被种种外在因素所掩盖和遮蔽。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本是贬义,最近发生的某些道德冷漠现象让我们看到,有些人过于关注别人的“瓦上霜”,而忽视自己道德上的“门前雪”;平时批评别人道德冷漠、“瓦上结霜”,但自己面对别人的危难时,却又一心想着防止被讹,让内心的道德“积雪成堆”。
很多人还记得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救活冻僵了的蛇,蛇却露出了残忍的本性,给了农夫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去救可怜的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这则《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还被选入小学课文,教育孩子做人要分清善恶,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我们曾经对此深信不疑。
其实,农夫与蛇的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一个学者从车辙里救起一条快被压死的蝎子,但蝎子却一点也不“领情”,转头就在学者胳膊上狠命蜇了一下。别人都说学者太傻了,明知蝎子有毒,还要出手相救。学者却淡淡地回答说,蜇人是蝎子作为动物的天性,我救它则是出于我作为人的道德本性。
两则故事放在一起,引人深思。对性本恶劣的人,不能出手相救,甚至还要“痛打落水狗”,这似乎没错。但关键是,这给道德预设了一个很不确定的前提。善良无法写在脸上。从表面上我们不能断定被扶后反讹诈的南京老太,和卡死在栏杆无人扶的南通老太,谁更性恶;这时如果需要做一个选择,应该如何取舍?在道德面前,潘跃昀无疑做出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那就是不在道德面前预先设立标准。“你没有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好人”。在道德的律令下,所有的人都是应该帮助的对象,这看似道德的“盲目”,却是对自己道德标准最清晰的界定:出于内心,不求回报。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像潘跃昀一样,带着“自扫门前雪”的精神扫除内心的冷漠,那我们这个社会也会充满道德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