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建党前后李大钊的报刊实践

    作者:姜义军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11版)
    李大钊指导出版的几种刊物 资料图片

        “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这是李大钊对报刊出版这一新闻事业的科学定位。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李大钊十分重视发挥新闻报刊的媒介作用,并曾先后主编、编辑或指导出版了20多种报刊。

        学生时代的李大钊就对以报刊为主要载体的新闻事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曾先后主编或参与编辑北洋法政学会刊物《言治》月刊、留日学生进步社团神州学会的机关刊物《神州学丛》以及留日学生总会的机关刊物《民彝》等杂志。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先是担任了《晨钟报》编辑主任,不久,受章士钊的邀请和高一涵一起出任著名的《甲寅》日刊主笔。章士钊后来还对李大钊的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守常在日刊所写文章较吾为多,到馆办事较吾为勤。”

        1918年初,在章士钊举荐下,李大钊接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他一到北京大学,就怀着前所未有的激情参加了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编辑。从第四卷起,李大钊和陈独秀等轮流担任各期编辑。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专号”,发表了一组介绍“马克思研究”、“马克思生平”和“马克思学说”的文章,在国内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

        由于《新青年》为月刊,且所发表的文章一般篇幅较长,已不能完全适应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因而,1918年12月,李大钊与陈独秀在继续办好《新青年》的基础上,创办了在文章篇幅上力求短小精悍、在内容上着重批评时政的《每周评论》。该刊创刊于巴黎和会召开之时,对这次“和会”进行了及时的跟踪、报道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后,该刊从第21号起,连续5期用全部或大部的篇幅详尽地报道和评论了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这个每周1期4版的小型刊物,不仅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而且报纸栏目也新颖多样。当时的另一份进步期刊《新潮》杂志评价该报说,读它的人可用最廉的代价、最经济的时间,知道世界上最新最重要的事件。为了办好《每周评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号角作用,李大钊可谓殚精竭虑,不辞辛劳地奔走。在创刊号开印那天,他亲自到报馆,细致地校对,直至印出大样,一直忙碌到凌晨4点钟。

        这一时期,李大钊还曾协助北京大学学生的国民社和新潮社创刊《国民》和《新潮》,还担任了著名的《晨报副刊》主编。1919年2月,李大钊接任《晨报副刊》主编后,积极推进改版,突出宣传“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尤其是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从而使《晨报副刊》一举成为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1919年5月1日,李大钊主持《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李大钊在专号上发表了《五一节MayDay杂感》,指出这个日子是工人的“直接行动”(DirectAction)取得成功的日子。1919年5月5日,为纪念马克思诞生l01周年,李大钊又主持《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该专栏坚持了半年,发表了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河上肇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等多部经典论著,一些革命领袖(马克思、列宁、李卜克内西等)的传记和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的文章。该专栏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专号”彼此呼应,对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传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李大钊领导出版了《劳动音》周刊。《劳动音》在办刊特色上追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成为启发工人觉醒的教科书,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刊物出版后,很快就在工人中间流传开来,被工人称为“我们工人的喉舌”,到l920年12月,每期销售多达两千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1921年7月底,他亲自领导北京党组织创办《工人周刊》。党的二大后,还亲自主持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在北京的出版发行。《工人周刊》同样追求内容深刻、语言生动、形式多样,辟有评论、劳动新潮、调查、特载、工人常识、工人之声等栏目,报道各地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遭遇,大力号召工人组织起来,开展维护工人阶级自身利益的斗争。1922年8月以后,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来北京,《工人周刊》就成为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1924年2月,该刊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这个在李大钊指导下创办的刊物,对全国工人运动,特别是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22年,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并于1924年在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作。国共合作后,他指导国民党左派创办《国民新报》、《心声晚报》等报刊,对推动国共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4年4月,中共北方区委创办《政治生活》周刊。李大钊任中共北方区委书记后,加强了《政治生活》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并使其成为北方区委的机关刊物。他还在《政治生活》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使之成为党在大革命时期战斗性极强的刊物,对北方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