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看病不再难,还是有点贵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30日 04版)

        走进湖南宁乡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迎面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的药品价格十分醒目。院长文大志说:“医改后,医院整体搬进了总投资1.8亿元的新大楼,门诊人次从10年前的12万增长到30万,住院人次由9000增长到3万,基本满足了全县老百姓的看病需求。”

        宋福英:活了61年,第一次住院

        走进住院部的普外科,记者看到走廊过道里摆满了床位,老年患者占了大半。“农村病人占了八成,大都是第一次住院。”普外科副主任蔡银忠医师告诉记者,“新农合有两条红线,规定药费不超过住院总费用的35%,均次住院费用不超过4300元,农民原来没钱看病,现在小病也敢来看了。”

        宁乡县坝塘镇油麻田村的宋福英刚好出院,见到记者,她笑容满面:“我今年61岁,第一次在县里住院。这次住院,8天花了6800元,能报3000多元,加入新农合一年才交30元,太值了。”

        问起对新农合还有什么愿望,宋福英说:“再多报一些更好。我老伴现在每天也要吃药,一年要花4000多元。儿子在四川打工,没太多收入,全家看病根本不够用。”

        [记者手记]“救护车一响,两头猪白养”、“做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在病房采访中,老百姓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看病依然贵的现实,他们期待医疗改革的步子迈得再大些,更快些。可喜的是,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期表示,2011年新农合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将力争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相信越来越多的农民将看得起病。

        曾福才:农民能不能先住院,后交钱?

        记者来到设在医院的宁乡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兑付处,随机采访了10位群众,6人的医药费报销比例在55%左右,3人在45%—50%,最低的是宁乡县回龙铺镇左家河村的曾福才,40%。

        曾福才告诉记者,他今年7月22日坐摩托车时摔了脑袋,三个月两次住院,前后花了1.4万元。“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老婆连夜四处求人借钱。”他说,“我参加了新农合,需要先交钱后结算。当时住院要一万多元,我们借遍了亲戚朋友才凑够,国家能不能让我们先住院,后交钱?”

        [记者手记]对一些农村的大病患者,动辄成千上万的住院费几乎会掏光家底,很多家庭短时间难以筹集。既然国家可以报销,能否考虑让困难群众先住院,后交钱?

        潘春喜医生:希望医院不再有“委屈奖”

        下午1:55分,记者刚走进急诊室,一辆120急救车就呼啸而至。

        “病人叫刘梅华,20分钟前在中巴上摔倒……”急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春喜告诉记者,“我们科室一天要接待三四十位病人,中午经常没时间休息。节假日也是24小时安排医生和护士值班。但最让我们劳累和心寒的,不是工作,而是医患纠纷。”

        “科室有人被打么?”记者问。

        “说了你也许不信,急诊科每个医生都被病人家属打过。去年我们有位60多岁的老医生,被打得骨折住院,医院就发了200块钱的?‘委屈奖’。”潘春喜摇头叹道:“我们最不愿领的就是这个奖。”

        [记者手记]院长文大志坦言:现在有些公立医院逐利倾向明显,医生靠多开药、多检查发奖金。医院希望政府加大投入,让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性,这是使医患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本报记者 王斯敏 袁于飞)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