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八旬老人的生命坚守

    ——张悍华老人16年义务守护烈士陵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9日   01 版)

        张悍华老人义务守护了16年的烈士陵距江苏沛县县城22公里,当记者一路风尘赶到时,时针已指向下午4点。

        一条长约60米的青石坡道直通烈士纪念碑,两侧松柏掩映,站在最高点向周边望去,西面紧邻着一所中学,东面是看不到边际的田野。

        陪同人员介绍,这个陵园原名为鸳楼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1941年1月22日张堤口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八路军72名指战员而建。

        陵园旁边的办公室里,张悍华老人正端坐桌前盯着一台检测仪。“你们看看,这个机器得修一下,有些地方看不到动静了。”老人探起身,要给我们倒水。烟灰色大衣、时尚的鸭舌帽,怎么看都不像是82岁的人。

        “这辈子我没什么大追求,最放心不下两件事,一个是教育,一个就是在这里安歇的烈士们。”

        与老人对话,是一种享受。老人说话慢条斯理,平实的语言中浸透着一股沧桑感。

        老人搞了一辈子的教育。1958年,老人从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张寨中学任教,第三年就当上了副校长,之后又担任校长。此后虽辗转几所学校,但都没离开教师岗位,直到退休。退休后的老人回到村里种起了地。

        老人与烈士墓真正结缘,是在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人得知烈士陵园缺人管理,就主动请缨,愿意义务守护英灵。“当时镇里说给我一天3块钱买烟抽,但我哪能要呢。”张悍华说自己家与陵园只有二里多路,来看看烈士们并不是多大的事。

        开始,很多人都在质疑老人,包括老人的家属与孩子,“一个体体面面的退休校长,为啥去给人家看陵?”“整天守着那些墓碑,是犯忌的事。”但做事一向谦和的张悍华在这件事上却毫不相让,“烈士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没了,今天我为他们服务,有什么不可以呢,这是最光荣的事。”

        “没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哪有咱们今天安稳的日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英雄。”张悍华感慨地说。

        因为老人一直教书育人,烈士陵园的讲解任务,也一直由他承担,老人认为责无旁贷。“孩子们,你们看这里的英雄,他们比你们大不了几岁,现在就安歇在这里。没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也不知道他们家在何处,但是他们的英名却与世长存。想想你们今天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张悍华每每讲到此处,都会哽咽。而站在墓碑边一队队学生的脸色,也会变得异常凝重,平日里再调皮的孩子也会垂头默哀。遇到一些老年人来陵园,已过八旬却身体硬朗的张悍华,就会骑着自己那辆金捷牌小型电动车,绕着偌大的陵园一点点详细讲解。

        “我很热爱这个工作,每天来到这里,我的心情就会出奇地安静。”张悍华说。16年来,老人每天保持着一个习惯,8点之前赶到烈士陵园,打扫卫生,管理花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遇到清明节之类的特殊日子,老人就会早早赶来,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我来看你们了,你们都好吧!”

        张悍华说,为烈士守陵是自己这辈子的信念。为了这,他婉拒了河南民办中学邀请他去做校长给予高薪的邀请;为了这,在每个月只拿200多元工资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一年要为烈士墓花去近千元。

        “我会把这个墓一直守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采访最后,老人坚定地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陆金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