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终身探索全无悔 宇宙人生两有之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枬森访谈录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9日   11 版)
    黄枬森先生90近照 霍霜霜摄

        烟雨朦胧中,朗润园魅力尽显。

        上午9点30分,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大学黄枬森老先生家中。

        这是一栋紧靠马路的小矮楼,黄先生的家位于小楼二层。一墙之外,便是车水马龙的街道。

        当汽车驶过的车轮声和喇叭声不时传进屋内,记者忍不住问:“吵吗?”老先生平静地答:“不吵。”

        这话正映照出这位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的淡泊内心。 

        ■信仰如灯 照亮前程

        严格来说,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终生事业,黄枬森走过的是一条迂回曲折之路。

        1939年进入自贡市蜀光中学高中部学习时,年近20岁的黄枬森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那是在国文老师王冶秋的引导下,黄枬森读到了人生当中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随之便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深吸引,陶醉其中,欲罢不能。

        然而,命运的阴差阳错,却使深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黄枬森,在经历了学习物理学、转习西方哲学、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等种种曲折之后,才三回九转最终实现夙愿,正式步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轨道。

        当更进一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黄枬森彻底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所折服。他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像此前他所接触的一些哲学理论“空对空”,而完全据于事实,依于科学,析事明理;用它来考察中国社会,往往能切中时弊,击中要害,廓清方向。

        秉承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和信仰,此后的几十年里,黄枬森风雨不移,寒暑不易,全身心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先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思想,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写出了诸如《〈哲学笔记〉注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8卷本,《人学理论与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等影响广泛的成果,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学术大家。

        回望自己曲折坎坷的学术生涯,这位90高龄的老先生淡定之中不无感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陷入低潮之时,有一部分研究者放弃了曾经的追求,离开了这一领域,转而从事别的行当。而黄枬森在少年时曾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严格训练,青年时习得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多门外语,专攻过西方哲学,当时但凡有一丝动摇,“出路”不可谓不多。

        然而,黄枬森却一如既往地坚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园地,心无旁骛,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因为熟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深刻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黄枬森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人民性,使得它不仅不会被推翻,而且有如灿烂的灯火,必将照亮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前程。

        ■文化自强 必先自信

        90岁,对于一些人来说,也许早已是“两耳不闻窗外,一心安度晚年”,黄枬森却以每天工作4个小时度过每一个崭新的日子。这不,记者见到黄枬森时,他刚刚完成一篇1万多字的学术论文。

        这就是黄枬森的秉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黄枬森不是一位书斋式的学者。他密切关注时事,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时,黄枬森备感兴奋和欣慰,他对记者说:“我们呼喊了多年的‘振兴中华’,今天已具备加以实现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了。”

        对于六中全会描绘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黄枬森深表认同。他呼吁所有的理论和文化工作者,都尽己所能,为完成这一伟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黄枬森对于文化强国有自己的理解:建设文化强国,必先树立文化自信,尤其是哲学自信。在他看来,我们常常讲的与国际接轨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是不是与外国的一切都要接轨?是不是应有所选择?能不能为了与外国接轨而抛弃自己优秀的东西?他认为这个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可以说是基本解决了,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远未解决。有些人认为西方哲学不讲辩证唯物主义,于是主张我们也放弃辩证唯物主义,而不管它有着多么充分的实践根据和强大的思想威力。如此没有自信,只是跟着别人跑,如何自强?如何能成为哲学强国?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黄枬森特别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指导作用。黄老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当是普遍的、广泛的,而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群体。现在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定为一级学科,高等学校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是好事;但也要防止另一个倾向,那就是只重视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则淡化马克思主义学习,对于其他部门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不可取的。

        最近,黄枬森在他的学生和家人的协助下,编纂一部凝聚自己几十年心血的哲学文集。这部文集收集了400多万字的著作、评论、论文以及一些未曾发表过的珍贵讲稿,他希望这部文集的出版能够帮助那些秉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们更快更好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父亲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这是记者采访时,黄枬森女儿黄萱对黄老的评价。

        这个评价是有“事实”依据的:改革开放之初,当很多人因循守旧,固守教条时,黄枬森提出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他被人指责为“右倾”、“背叛”;进入90年代,当一些人在西方哲学思潮的蛊惑下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黄枬森却提出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精髓,于是他又被人指责为“极左”、“保守”;近些年来他更是被有些人上纲上线扣了不少各色各样的大帽子。

        对于这些指责,黄枬森并不回应,但却将“不合时宜”坚持到底,因为在他的思想观念中,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对待马克思主义,倘若不坚持,便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倘若不发展,便是抽象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倾向,都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也是我们所应力求避免的。

        黄枬森声名在外,然而,熟悉黄老的人都清楚,他从来都是淡泊名利的:对于稿件,他从不计较署名,有时学生的署名会排在他的前面。凡有期刊向他约稿,他也从不计较对方是否是核心期刊,发行量是大是小,总是尽力满足约稿者,以致于他的一些文章会出现在一些不知名的地方专科学院刊物上。

        黄枬森从“外行”到“大家”,人们一定好奇于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秘诀,可是,黄老自己却不承认有什么诀窍,“如果有,那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黄枬森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是:不故弄玄虚、莫测高深,不装腔作势、以势压人,不哗众取宠、牟取虚名;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力求无愧于己,无愧于学术良心。

        10年前,黄枬森曾经写过一首诗:

        人生满百又何为,

        苦辣酸甜我自知。

        书山跋涉分真假,

        哲海浮沉辨是非。

        东圣西贤徒古奥,

        马恩列毛得精微。

        终身探索全无悔,

        宇宙人生两有之。

        这,也许便是黄老漫长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吧!(本报记者 肖国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