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9日   02 版)
    解读人:韩振峰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何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家知道,人们一般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划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为人们生活的物质家园提供必备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人们的精神家园则靠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其创造必备的精神文化条件。精神家园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生存发展的支撑、身份归属的标志,是维系这个民族共同生命的最根本力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所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所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作为个体来说,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全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作为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都是在既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否定传统、割断历史,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民族的精神家园也就无从安置。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薪火相传。其次,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以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为重点。要使中华文化富有生命力、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富有时代性,就必须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的现代中华文化。第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必须以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善,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更多亮丽的风景线。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