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寓教于乐的“孔子空中课堂”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08 版)

        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办的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在中巴友谊中心举办“中国文化”会演,主题是“全面推进汉语教学,全面推进中华文化,庆祝中巴友好年”。1000多名中巴各界人士出席。

        会演既有巴青少年表演的“巴中军人友谊颂”舞蹈,又有巴小朋友的中国唐服秀,还有汉语表演唱“茉莉花”和京剧唱段,以及中国舞龙舞狮和太极拳表演。巴国际艺术委员会还用视频多媒体在演出大厅播放与中国有关的纪录片。整个中心成为欢乐的海洋。记者在演出的间隙采访了巴汉语教学的先驱者费萨尔·巴中国研究所所长穆沙希德·侯赛因、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刘健和巴新闻和广播部长阿旺女士等。

        费萨尔先生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经说过,要从娃娃抓起。在巴推广汉语教学,首先是通过巴当地教育网络系统,扩大汉语教学点,不仅接收孔子空中课堂的教学内容,还从中国请来优秀的教师到这里任教,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效果很好;其次,在汉语教学中,注重寓教于乐,而不是生硬的课堂教学;再次,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强化孩子们对中国的了解和热爱,让孩子们了解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国菜肴、中国武术、中国传统和现代音乐、中国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此外,还放映中国纪录片,不仅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还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不断更新内容,让巴基斯坦孩子从幼年开始就知晓中国、热爱中国;最后,特别重视从娃娃抓起,把汉语教学推进的落脚点放在孩子们身上。目前,费萨尔先生负责的巴汉语教学队伍已经遍及全国,总共有1500多名巴基斯坦孩子学习汉语。

        穆沙希德·侯赛因说,孔子空中课堂好就好在它无需政府花费一分钱,完全依靠空中电波将汉语教学普及运动在巴基斯坦推广开来。刘健大使则强调,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孔子空中课堂之所以成功,在于民相亲,它对中巴友谊的潜移默化影响和草根化的意义将在今后的漫长岁月中显现。巴新闻和广播部长阿旺女士则强调,孔子空中课堂通过对巴基斯坦孩子们的汉语教学,将巴中友谊世代传承下去,功德无量。

        记者了解到,孔子空中课堂开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儿童在家长的鼓励下学习汉语,学汉语正在从原先的时髦逐渐演变成一种风气。汉语教学作为巴最大的外语教学正在巴基斯坦大地扎根,形成了全国各地相互呼应的局面。记者多次到巴基斯坦信德大学和白沙瓦大学采访,那里亟须中国派遣汉语教师去开办孔子课堂。记者在会演现场采访了几位学汉语不久的孩子,他们已经能用简单的汉语与记者对话了。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 戎 本报伊斯兰堡11月27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