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峡谷中段,滔滔怒江水流湍急,一根狭长的溜索横跨两岸。一位父亲背着年幼的孩子,紧抓索绳,随着滑轮的呼啸声滑向对岸……这是记者前不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亲眼看见的图景。
11月23日,拉马底村新建的两座新型吊桥正式通车,村民溜索过江的图景终于成为历史。
一桥通两岸 天堑变通途
奔流不息的怒江纵贯整个怒江州,把拉马底村一分为二。在江东,有228省道通往外地,而在江西,人们只能通过溜索渡江到江东才能去往外地。这样的生活已经延续了几十年。
看着新开通的吊桥,“溜索医生”邓前堆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后再也不用使用木板滑板溜索过江去给病人看病了。有了桥,交通更安全方便,我考虑尽快攒钱买一辆摩托车,以后有条件再买一辆面包车,就能更及时地给村民治病,还能把病重的村民拉到乡、县医院。”
索道变成吊桥,将大大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拉马底村格扎村民小组组长此友指着不远处的一台拖拉机说:“知道桥要通了,两个月前我就买了拖拉机。村里已经有3户人家买了农用车,一来能给大家跑运输,二来可以增加收入。3公里以外深山里的另一个村组村民最近也新买了8匹马。”
桥通了,经济发展就有了新的希望。石月亮乡副乡长丁玉军介绍说,草果是拉马底村最有前景的经济作物,本来江西的山地比江东种植条件更好,但是由于运不出去,村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到了很大限制,江西草果种植面积仅有8000亩。“听说吊桥要通车,很多村民都来到村委会,联系种苗,今后几年江西剩下的1万亩地都将种上草果。”
重重大山的阻隔 峡谷深处的期盼
怒江是世界第三大峡谷,由于自然条件险恶,交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全州至今没有国道、高速公路,也没有铁路、机场和水运。
怒江大峡谷两岸居住着傈僳、独龙、怒、藏、普米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共50多万人。溜索是当地百姓过江的主要交通工具。从建房子用的水泥到牲畜,都是用溜索过江。重重大山的阻隔,让怒江人望天兴叹,全州4个县全部是国家级贫困县。
边境地区的公路,既是富民兴边的战略大通道,也多数地势险峻、修路困难,是交通建设最难啃的“硬骨头”。
负责拉马底索改桥工程建设的怒江公路管理总段段长桂昆介绍说,在深山峡谷里修路,无异于“啃骨头”。在施工过程中,1包水泥、1根钢筋、1粒碎石都是通过溜索输送到江对岸的。各类施工机械通过轮渡搬运,施工效率低、安全风险巨大。
“特别是在雨季,怒江风大水急,水平面比现在还要高出15米,溜索过江的钢筋水泥经常掉进江中。”桂昆指着波涛汹涌的江面说,“建设中使用的大型机械,只能临时建造渡船拖运,每次运送成本高达18万元。”
据了解,拉马底索改桥项目由一座人马吊桥、一座农用汽车吊桥和4.28公里公路连接线组成,总预算投资1704.5万元。其中,人马吊桥桥面全长120米,宽度3.5米,设计载荷4吨,建成后可以保证20个人和5匹驮马同时通行。汽车吊桥全长136米,桥面宽度4.5米,设计载荷15吨。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拉马底村委会村民联名请求,将两桥之间的连接公路工程量增加300米至博娃村,工程建设指挥部及时采纳了村民的意见,将连接公路总长增至4.58公里。
打通边境发展的“命脉”
几十年来,改善交通条件一直是边境人民的期盼。在拉马底村,索改桥项目只是怒江交通条件改善的起步。
从1990年到2002年的12年间,交通部、云南省交通厅对怒江实施了以交通建设为龙头的全方位扶贫。目前,包括此次拉马底村索改桥两座桥在内,仅怒江上就有各类大小桥梁71座,平均4.3公里就有一座桥。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长生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共要对怒江州境内实施18座溜索改桥建设;还要打造一条新滇藏公路,从怒江的丙中洛直到西藏察隅境内,全部改建成二级公路;怒江州府也要通上高速公路。
多年来,国家对云南等8个少数民族聚集省区交通落后的状况一直高度关注,“十一五”以来,交通运输部出台多项规划,统筹民族地区交通建设。“十一五”以来,包括云南在内的8个少数民族省区交通快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53.2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9万公里,截至2010年底,99.5%的乡镇和96.6%的建制村通了公路,89.9%的乡镇和37.7%的建制村通了油路,民族群众的基本交通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政策法规司司长何建中表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步伐,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速公路将全面建成,国道网要重点进行改造,国道将有效连接所有县城,所有具备条件的乡、村可以通上水泥路或沥青路。交通运输部还将按照地区的实际情况,以高等级航道建设为重点,推进内河水运的发展。
(本报怒江11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