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关键词解读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4日   02 版)
    解读人丁立群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本质和根本作用的最清醒、最深刻的认识。

        何谓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它也必然是一个民族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息的血脉和内在机理。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生存方式——它像纵横的血脉一样,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精诚团结的民族共同体,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身历史、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摇篮。它孕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特征不是体质的,而是文化的,如果丢掉了传统,割断了血脉,我们就会丧失立身的根基,就会迷失自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里的“血脉”和“家园”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把它理解为一种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从哲学上理解,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以根本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原则的统一。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僵死的存在,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建构的过程。这种生成和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构成自己新的文化“基因”的过程。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建构,吸收了很多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才形成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样是一个建构过程、一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体系。当今时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体现,是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时代内容。它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的斗志;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和道德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的延续和创新。

        我们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华和思想内核,赋予时代的内涵,使之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同时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健康有益的东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