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成功,是一种选择”

    ——记成都军区某装甲团坦克四连指导员黄松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4日   01 版)

        从硕士到战士,从一介书生到“全军优秀基层带兵人”——回眸走过的成功之路,成都军区驻滇某装甲团坦克四连指导员、大学生干部黄松最深切的体会是:“成功,是一种选择。”

        三递“自荐信”

        2008年12月,黄松提前半年完成研究生学业,分配到驻滇某装甲团后勤处任助理员。他热爱基层多彩的生活,三次向团党委递交下连任职自荐信。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任坦克四连指导员。

        头一回参加连队5公里武装越野,他就“大跌眼镜”——几圈跑下来,黄松眼花恶心,几欲虚脱;走队列,他走“八字脚”;手枪射击,他打“光头”。一连串的“囧事”,让黄松看到自己的差距,他老老实实从基层“ABC”学起。黄松一遍遍观看“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讲课录像,苦心琢磨上课的“道道”,很快在集团军组织的政治教员授课比武中获得一等奖;他背靠墙壁练军姿,盯着小号靶子练眼神。经过一番“摔打”,黄松身板厚实了,带队、训练不再说“外行话”。

        选择“坚持”

        第一次乘坦克,路不太远,也不算颠,黄松就吐得稀里哗啦。

        还要不要练下去?黄松选择了“坚持”。

        每次实车训练,他都当“铁杆乘员”。久而久之,不论路多颠簸,他都安之若素。

        不再晕坦克,黄松开始钻研坦克专业。凭着厚实的文化基础,黄松很快掌握其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去年7月,上级组织坦克专业特级能手考核,黄松第一个报名,结果让人吃惊:他以理论考核100分、完成规定排障作业用时1分30秒的优异成绩,成为集团军首个考取坦克专业“特手”的地方大学生干部。

        在射击专业训练中,黄松运用所学,建起坦克综合数据库。数据库运用于实弹射击后,坦克打得更准更快,在上级组织的射击考核中,四连创造了7项纪录。

        “知兵”需要“融入”

        “现在的兵怎么回事?为了上网不惜爬墙外出,回来后还振振有词,真是麻袋换草袋——一代不如一代。”有人一提起“90后”,就头疼。

        唯有知兵,才能带好兵。黄松决心掌握“90后”战士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而带好兵、育好人。

        知兵需要融入。“90后”战士爱打篮球,黄松一有空就参加;“90后”战士爱上网,黄松常和他们一道玩对战、聊QQ、织“围脖”,“网言网语”平等交流。一起吃过苦的人没距离——训练,黄松和战士在闷热的坦克内一练就是半天,爬出坦克,“迷彩服能拧出一斤汗”;驻训,黄松和战士一起睡大通铺、吃大锅饭。战士们和黄松一起苦过、经历过,感情融洽,都愿对他掏心窝子。

        知兵,使黄松带兵富有魅力,彰显创意。

        不论训练、劳动,还是驻训、救灾,黄松都带着DV机跟拍,战士们都想留下精彩镜头,DV机便成了“鼓动机”。

        “爱兵,就让他成才”

        带好连队的办法有千万种,黄松首选“爱兵”。“爱兵,就让他成才。”黄松把这句话写进笔记本,落实在行动中。

        黄松为每个战士绘制“成才路线图”:按照其知识结构和优长,合理定位成才目标,每一时期的目标是什么、要完成哪些事、帮带责任人是谁,都一一进行明确。

        发现网上“换客族”风靡,黄松就在局域网上开展“技能交换”。战士们在网上寻找技能交换对象,拓展了知识层面。

        为鼓励战士成长成才,黄松还立下规矩:凡革新成果,均以战士名字命名。连队战士研发的“夜间射击短停计时器”、“快速判距简易器材”等革新成果,均以战士名字命名。

        3年来,四连有两名战士提干,14人自学考试取得大专以上学历,7人通过特级能手考核,10名退伍战士考上公务员。

        (本报特约记者 银 军 本报通讯员 向 辉 张景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