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国际专论

    中国外交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蒋潇帆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4日   08 版)

        岁末将至,国产贺岁大片开始竞相预热宣传。近年来,国产影片质量明显提高,但进口影片仍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相比之下,美国电影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7%,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中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相对滞后。中国商品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文化产品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中国制作的电视剧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但电视剧进出口比例是15:1。随着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何将日益增长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是摆在中国面前越来越紧迫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以文化为核心内涵的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已成为中国外交的新亮点。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配合国内有关部门,不断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走出去”格局。中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各种文化交流机制。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中国文化风貌。中国与俄罗斯、法国等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文化年”等大型活动掀起的“中国风”、“汉语热”风靡全球。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及“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文化品牌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架起了一座座桥梁。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外交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而继续大力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也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开拓方向。

        积极打造中国理念。面对世界发展的共同挑战和难题,中国应提出自己的解决理念和方案。中华文化拥有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应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共通共鸣之处,进一步丰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等理念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只有既植根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又符合人类社会共同理想,才能有助于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才能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协助培育中国品牌。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需要的不仅是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更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还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探索对外文化传播专业化、市场化道路。中国外交在为各部门、地方和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牵线搭桥、为国内文化产业拓展海外市场服务、协助树立更具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的文化强国之路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之路,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华文明必将在人类文明长河中写下清新隽永的新篇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