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智能化,家电的未来

    邱 玥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16 版)
    智能生活 毕传国绘/CFP

        从第一台排队抢购来的“板砖”式录音机,到家庭影院里五花八门的摄录设备;从第一台9英寸黑白小电视,到如今的大背投;从学校里一两台运行缓慢的老式微机,到家家摆放的液晶屏笔记本电脑……短短几十年里,中国人家用电器的变化真可以用高科技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来形容,微波炉、烤箱、加湿器……各种小家电层出不穷,让人们的生活更舒适美好。

        “大家想想,1988年,买一台空调是多神气的事情,跟今天买一辆奥迪轿车差不多,而且那时候买一台空调一定有地方安装,现在买辆车还愁不一定有地方停放呢。”作为格力20年品质见证大使,张惠琴的一席话把在场观众逗乐了,她家的一台格力窗机至今已经整整用了23年,期间搬过两次家,空调拆了装、装了拆,制冷效果几乎没有衰减,一直用到了现在。

        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家电产品销售的火爆场面,张惠琴记忆犹新:“那时候,一听到商场里进了50台空调,就立刻通宵排队等着买,手里拿到了票子,还为谁先拿到空调打架。”说起家里那台23年的“老家伙”,她颇为感慨:“平日里不觉得,现在一思量都有点吃惊,这台空调怎么就一不小心用了23年呢!用的时间久了,对机器好像都有了感情。”“购物先打八折再送32英寸液晶电视”、“旗舰店重装升级样机清仓甩卖”……如今,走在街上,张惠琴忍不住感叹,“现在买家电真是又便宜又方便,和去菜市场买青菜没什么区别。”

        对于时下的年轻一代而言,家电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电消费更是成为了一种典型的概念消费。某种程度上,价格高低已经不再是人们购买家电的决定性因素,品牌品质、环保节能、时尚外观等升级因素,才是影响人们家电消费导向的重要参考指标。

        未来,随着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发展,这样的场景也许会变成现实:清晨,厨房里的豆浆机、面包机已开始自动工作准备早餐。夜晚,空调自动感知主人的体温,设置舒适的温度……家电的未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