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陕西省山阳县权垣村一个核桃园里,记者见到58岁的农民吴公有时,他正忙得团团转。他小心翼翼地用粗棍支撑着被缀满枝头的鸡蛋大的青核桃压弯了腰的枝条,生怕自己的“摇钱树”有任何的闪失。
从顶端的零星结果到鸡蛋大的青果缀满枝头,从“杨树林”到“摇钱树”,从单纯的生态效益到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得……老吴和他核桃园的变迁,是山阳核桃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山阳县的核桃虽然只有3万余亩良种进入初果期,但产值已在一个亿左右,相当于去年28万亩核桃的收入。
“这在2007年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王立栋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给力,才造就了山阳核桃产业的光明‘钱景’。”
让人烦恼的“杨树林”
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山阳县决定大力发展核桃,山阳县核桃面积已达20万亩,10万亩为野生核桃,10万亩为退耕还林栽植的实生树。
但原有的10万亩野生核桃品种退化,树龄老化,病虫害严重,退耕还林栽植的10万亩实生树基本没有产量,整个山阳核桃的产量和效益都十分低下,人均核桃收入仅有五六十元。
有面积,没效益,群众抱怨,政府着急。2003年,山阳县政府为了解决退耕还林后群众增收的后续问题,请某省一支科技队伍在城关镇赵家塬进行核桃高接300多亩,但成活率不足20%,而且是实生穗接实生树,即使成活也没效益。
山阳县依靠退耕还林实生核桃建园的果农,只能眼看着碗口粗的树一个劲地往上蹿,十多年也不见结果。
打造“钱景”光明的产业
2007年元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核桃试验示范站落户山阳。2007年3月18日,山阳县城关镇权垣村大小沟,核桃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翟梅枝教授在这里示范核桃嫁接高成活率新技术——“套袋保湿报纸遮阴舌接法”。
66岁的陈金莲有130多棵树,每年收入有一两百元,是老两口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看着专家把碗口粗的树拦腰锯断,只插上一根小拇指粗细二十来公分长的枝条,还要用报纸捂着、袋子套着,陈金莲老人说什么也不干,坐在地上,死死地抱着树不让技术人员嫁接。
一个星期后,有群众偷偷地解开袋子,看到已经成活萌动的新芽,感到既神奇,又信服。
高接技术的成功,98%的高接成活率,不仅让群众心服口服,也因打破山阳核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而坚定了山阳把核桃作为第一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4年多来,在试验站的示范、带动和指导下,山阳县核桃面积从20万亩发展到30万亩,累计核桃良种新建园10万亩,高接换优5万亩,良种覆盖率从4%跃上40%,人均核桃收入从五六十元增加到2010年的270元。
让乡土能人破“土”成“才”
58岁的吴公有,打过工,开过商店,搞过营运,头脑活络,悟性好。如今,吴公有依靠跟随专家学习的核桃嫁接技术,在家门口一年轻松收入八九万元。
当年,专家就住在吴公有家,一个月的相处和学习,吴公有掌握了嫁接的核心技术,成活率基本都在93%以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专家,靠出门给村民嫁接一年的收入就有五六万元,再通过卖自己嫁接好的成品苗能赚三四万元。
依托山阳核桃试验示范站,像吴公有这样通过接受技术培训破“土”成“才”的土专家,山阳县有1.6万人。
学校和试验站为当地培养的这些乡土人才,已成为山阳核桃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为社会储存了一笔可贵的财富。他们先后为山阳县引进核桃繁育技术12项,推广丰产建园、高接换优实用技术8项,推广面积15万亩。有些人还跨出了省,为周边省份核桃产业服务。
农林科大山阳试验站,不仅造就了山阳“钱景”光明的核桃产业,给农民送去了增收致富的产业,还让山阳这个核桃大县一跃成为陕南核桃产业的龙头,带动周边省份的发展。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 张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