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文化茶座② 本期话题:瓦文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12版)
    “瓦库”是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由设计大师余平精心设计的以瓦为主题的茶艺馆。瓦库中汇聚了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的各种瓦,青瓦、灰瓦、素陶瓦、朱砂红瓦、旧瓦、新瓦,各成其列,各置其位。

        编者按

        10月19日,本版推出了以“关羽及中国崇拜文化”为主题的第一期“文荟茶座”,得到文化界友人及广大读者的热情反馈,认为这种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围绕同一话题撰文的形式极具创意,充分体现了“文荟副刊”的文化品位;而在中华文化宝藏中,无论人、物,还是事件、现象,均有无穷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文荟茶座”大有可为!这些称誉令我们欣喜,也勉励着我们更加用心地把这个新栏目办好。

        本期“文荟茶座”登场的主角是“瓦”。何以是瓦?为什么我们选中了瓦?

        瓦——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建筑材料,其似乎稀松平常的功用,其看似灰暗粗陋的外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们平凡而低调的命运。但也正因此,对于与其朝夕相处的人类来说,瓦从来都是亲切、不生分,甚至是同声相和、共生共荣的。

        瓦悠远而深邃,诞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是比砖还要古老得多的建筑老人。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始终静默于屋檐之上,庇护着世世代代的儿女子孙。它们已经不仅是一种物质形态,更是一段深刻的文化记忆。

        可是瓦,又还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今天,在ipad、iphone们一浪高一浪的现代洪流冲击下,许多旧有物质消失了,瓦却仍在我们周边坚守着。珍视与瓦有关的故事,记录下它们的每一步履,在当下就显得有点重要了:即使将来有一天,瓦的时代终究要结束了,我们纵然留不住瓦们离去的身影,也仍可用今天留住的文字,去追忆与瓦相伴的日子,拾拣关于瓦的文明碎片——这也是一种文化保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