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金融文化与现代金融强国

    作者:唐双宁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21日 11版)

        唐双宁男,满族,1954年10月生,辽宁北镇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著有《投资与金融——实践者的理性思考》、《中国信贷政策问题研究》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优秀金融文化,增强金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金融业声音,树立中国金融业形象,展现中国金融业魅力,体现中国金融业价值,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的现实要求。

        优秀金融文化是金融业发展之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包括“金融物”和“金融人”。金融是资金的融通。资金是人的物质财产的货币表现。说到底资金融通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就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就蕴含着文化。因此,金融文化就是金融领域相对于资金、技术、法规等“金融物”来讲的着重于解决“金融人”的问题的一个命题,就是人在主导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亦即人在什么精神状态下指导资金的运动。这种精神状态又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为金融理念、金融法律,再作用于人的具体行为。

        从中国金融的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进步中也有诸多的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除了改革开放深度、二元金融剪刀差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以外,还体现在金融业的潜在风险仍然很大。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应当从金融文化角度思考的问题。金融也可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金融软实力核心指的就是金融文化。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金融业就是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从金融大国逐步发展为金融强国。

        我认为,解决中国金融业的问题要靠三个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体、境、魂”三个字。

        “体”是自身物质层面的努力,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素质等。

        “境”是社会环境的改善,包括经济的稳健发展,法制的健全,社会信用状况的改善,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优化等等。

        “魂”是金融文化。

        目前,在上述三个要素中,中国的金融文化即“魂”的问题应该是最薄弱的环节。在多年的金融实践当中,我深感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个金融文化的“五四”理念,“五”是“利、法、信、义、道”五个字的概括,“四”就是金融企业“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建设好金融文化可以起到治本的作用。

        中国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

        “利、法、信、义、道”是中国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在业务发展、法治建设、管理水平、体制转轨、服务社会等形而下层面的进步,在形而上层面映射着金融文化的影子。改革、发展、安全、管理、诚信、法治、服务、效率、和谐、幸福,这应该是今天中国金融文化的“主题词”。

        金融文化如果用三个字表述,即金融之“形而上”;如果用两个字表述,即“诚信”;如果用一个字表述,即金融之“道”。“诚信”是金融文化的基本元素,“形而上”是金融文化的广度概括,“道”是金融文化的深度聚焦。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为前提,要以“道”为基础。在目标上体现为“利”,在行为上体现为“法”,在他人体现为“信”,在社会体现为“义”,而在这一切之上,则体现为“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规律。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全胜靠道。道乃德、智、力之和。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金融文化现阶段也可以表述为:“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科学管理、安全第一,改革发展、以信取利,服务社会、全员和谐,谋略通道、融入世界”。这一表述既可从形而下之工作层面去理解,也可从形而上之金融文化层面去认识。

        培育优秀金融文化应博采众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物质分配与交换领域,则主要体现为“诚信为本”、“重义轻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这是中国金融文化发展的土壤。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吸收国际金融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主流正面文化,比如:法制文化、体制文化、创新文化、敬业文化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辩证思考,除弊兴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讲是金融文化的危机,凸现当前国际金融文化中的利信问题、虚实问题、王霸问题。利信问题:金融本以信用为基础,但是现在国际金融业已然出现罔顾信义、唯利是图文化,其中尤以华尔街的表现最为典型。虚实问题:金融本属虚拟经济,应该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然而国际金融业已普遍存在“创新”无度文化,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王霸问题:金融涉及各国共同利益,本应着眼宏观全局,谋取共赢之道,但是国际金融业霸权文化盛行,其中尤以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为甚。这些现象实质是形而上层面的国际金融文化扭曲,也是国际政治生态强权政治在金融领域的具体反映。

        当前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的任务

        我们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成为金融大国,应该再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国金融业要进行整体的“反思悟道”,要从思想上重视金融文化。建议编制《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纲要》,并且试编两个指数——“国家金融文化指数”和“金融企业文化指数”。其中“国家金融文化指数”内容主要包括:金融宏观调控能力效用和预见性、金融市场意识、金融监管能力与安全守法意识、金融创新意识、金融人才意识与人才使用合理度、金融全员幸福度、金融社会环境与社会诚信意识、金融理论建设、金融国际环境和谐度以及金融对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度。

        现阶段金融文化建设应立足于解决三大金融问题。一是要控通胀。弗里德曼讲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它不仅是货币现象,还是经济现象,同时又是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其实就是文化的现象。二是控外汇储备。现在外汇储备突破3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大问题,能挣还得能花,这也是一个文化观念问题。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但也不能过头。三是控风险。前面提到的十大金融乱象,都间接或直接导致了银行业风险。存款蛋糕已基本切完,“十个和尚五碗饭”,就导致恶性竞争。具体链条是“财务违规风险→行贿受贿风险→银行声誉风险→银行信用风险”。保持适度竞争,才能控制住整个行业的风险。金融文化的使命在于推动金融业全面稳健发展,所以不能空谈金融文化,而要落实到具体的决策和工作中。从长远看,金融文化作为最重要的金融软实力,要落在推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调发展上,落在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上。

        建设金融文化,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是一项灵魂工程,关系到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关系到金融软实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能否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这需要金融决策者、从业者以高尚的情怀、科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按照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对金融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以金融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