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东亚合作有奔头

    文思远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17日   08 版)

        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大年,主题词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背景板是一串丰硕而扎实的合作成果。中国和东盟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站在迈向更高阶段的门槛上;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已成为东亚合作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

        东亚地区的蓬勃生机得益于我们不断深化合作。回首这20年,乘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迅猛发展的大势,东亚各国深化区域内合作蔚然成风,中国与东盟双方创造了贸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的奇迹。去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当年双方贸易总额直逼3000亿美元大关,增长率创下37.5%的新高。继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韩国、日本相续与东盟建立自贸区,东亚贸易依存度已高于北美,仅次于欧盟,逐渐形成以务实合作为重点,覆盖政治、安全、人文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作的地区架构。

        东亚地区的平稳发展依赖于我们不断深化合作。抚今追昔,当前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不仅是地区各国长期以来互利合作、利益共融的反映,更是在危难时刻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结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东亚国家越是困难,越是坚定地站在一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本地区化压力为动力,在自贸区建设、互联互通、金融合作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经济率先恢复增长。截至2008年底,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中、日、韩与东盟10国共签署了16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840亿美元。2010年3月,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东亚凭借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已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湍流中的“定海神针”。

        东亚地区的持久繁荣寄望于我们不断深化合作。展望未来,东亚合作已开启新的征程。尽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改善民生,是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东亚地区社会稳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经济互补性强、潜力巨大,在世界主要经济板块中独具特色。在欧美经济低迷之际,东亚各国完全可以通过深化合作挖掘区域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和完善东亚自主发展之路,为增进亚洲人民的福祉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应有贡献。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东亚紧密的区域合作水平是我们抵抗经济风险的保障,也是本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再过几天,第14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及第6届东亚峰会就要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聚焦发展、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词,巩固并扩大现有成果,推进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将是本次系列会议的主要任务。大家都注意到,美国、俄罗斯将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东亚峰会,这体现了东亚日益增强的吸引力和开放性,各方都期待新成员的加入能够为区域务实合作添加更多活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会议将取得圆满成功,东亚合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