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英国伦敦骚乱事件成为全球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给英国、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欧洲其他国家接二连三地爆发类似骚乱,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忧。我国媒体对此也有自己的解读,其中很多分析也不无道理。但由于绝大多数文章都属时评类,所以总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感。本文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由英国长期的移民问题造成的种族矛盾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相互交织而引发的一次剧烈的社会动荡。正因如此,它不仅受到各种新闻媒体的关注,也引起了英国政治人物的空前重视。
英国的移民问题与英国的历史发展轨迹有关。英国是最早将非洲的土著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地区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约翰·豪金斯在第一次环球航海中就成功地将几内亚的300名黑人贩卖到西印度群岛,他本人因此而得到女王的赏识,并且在他以后的奴隶贸易中女王也参与投资。
因此,英国人自然地将有色人种作为“奴隶”对待。而英国凭借自己的坚船利炮和精细的现代化商品将各殖民地变为自己控制的商品销售中心和原料基地,也使本土的英国人形成了一种高人一等的“傲气”。
当二战后英国因为急需补充劳动力而将其前殖民地人引入本土后,歧视问题就日渐显现。有色人种不仅在历史上比英国人“低人一等”,而且进入英国后也从事低端工作,大多数无法进入高技术的工作场所而受人尊敬。因此,这些年轻的黑人后裔,面对社会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就会变得非常频繁。
面对移民产生的种种问题,英国普通民众不断要求英国政府禁止移民进入英国。但英国殖民地在这一时期开始纷纷独立,却使英国政府无法关上国门。而英国在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快速的去殖民化措施也使当地政局动荡,许多当地居民成为难民进而大量涌入英国。面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大量移民,英国政府被迫采取的各种管制移民的措施,不但未能阻挡移民的步伐,反而使种族歧视有了某种法律上的依据,这就使得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的现象更为严重。1980年布里斯托尔种族骚乱,1981年伦敦、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均发生了骚乱事件,1985年伦敦又发生了暴乱。1993年4月22日晚,18岁的黑人青年斯蒂芬·劳伦斯和他的朋友杜威尼·布鲁克斯在公交车站等车的时候,在没有任何挑衅和冒犯的情况下,被几个白人青年无辜杀害。这是一场明显的种族主义谋杀案,但是警察却总是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逮捕那五个白人青年,结果在整个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之后的英国工党政府在种族事务上非常谨慎,尽管如此,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的种族骚乱事件还是频繁发生:2001年的暴动还没有平息,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又开始上演,到2011年8月伦敦等城市的骚乱终于震动了整个社会。
这次伦敦骚乱的方式、规模、蔓延的速度以及影响都超过了以前的类似事件。与以往的骚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往的骚乱参与者主要为有色人种,而这一次,大量的白人青少年卷入其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和家境都十分优裕,并不缺钱花;且行动恣意妄为,肆无忌惮,更加剧了社会的焦虑。很多英国媒体认为这是英国自由主义教育的恶果,使青少年不辨是非,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无天。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我们认为问题绝非如此简单。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英国社会的骚乱并非是一个新近的现象,而是几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追根溯源,这次骚乱与种族问题依然相关。英国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利用自己手中的枪炮将有色人种变为自己的奴隶,并在他们的土地上肆意掠夺几百年。这就在事实上造成了英国本土人与殖民地人在身份上的不平等。如果说,第一代有色人种移民因为自己的技能、语言和国家经济背景对在英国的生存环境还比较满意的话,那么当第二代、第三代在英国出生成长的有色人种后裔用英国本土居民的眼光审视社会对他们的待遇时,就会以青少年骚乱的方式把这种愤慨直接表达出来。
实际上,这些移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他们无法融入英国的主流社会,始终处于边缘人的位置。这既使他们感到屈辱,也使他们易于成为英国社会发泄不满的对象。一到失业或是其他形式的经济危机出现,移民总是天然地成为替罪羊。在这次骚乱之前,有很多英国人就认为有色人种的移民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而政府对这些问题不闻不问,毫不负责。那么,自己为什么要对这种不负责任的社会负责?此次伦敦骚乱的一些青年人,其放纵的心态即来源于此。
因此,说到底,伦敦骚乱暴露出了英国长期以来的移民融合问题。这些移民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入主流社会,那么,他们始终是引发英国社会冲突的根源。其实欧洲大陆各国的类似骚乱,也不时可以见到这种种族冲突的背影。挪威最近震惊全球的枪击事件,德国出现的打砸抢骚乱,其根源都与各种极右势力要求驱逐移民有关。因此,必须要给青少年提供教育机会、工作机会。但是,如果不解决好数量巨大的移民问题,使他们尽可能融入主流社会,那么,以后的骚乱可能就不仅仅是社会经济问题,还会最终引发政治上的动荡。这种前景对于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会是福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