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作者:李景田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6日 01版)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贯彻落实好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决策新部署,离不开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理解、深化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识是行动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自觉地去做领导工作,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数事实证明,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拥护和支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巨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能正确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和发展民族复兴道路,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万众一心地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党,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党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始终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充分发挥重要作用。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就是要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人才等方面的保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提供政治保证,主要是坚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正确制定和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目标、任务、举措。提供思想保证,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供组织人才保证,主要是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建设好文化领域的领导班子、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好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紧密联系。这是搞好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要求。自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来,与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理论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相适应,我们党在提出和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时,都包含了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要求。

        当前,我们能不能按照《决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本领,提高解决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使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文化建设的部署举措有效落实,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效,而且关系着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二、从政治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决定》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一)自觉贯彻中央精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决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发展需求的科学把握。推动贯彻落实好《决定》精神,推动中华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空前的兴盛繁荣,是当前和今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政治责任。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决定》,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负责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文化建设真正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文化改革发展形势,认真研究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着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创作繁荣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任务紧盯不放,加紧推进,抓好落实。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

        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导全党全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各级党委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的调查分析能力和引领能力,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透彻分析其发展要求与趋势,准确洞察其矛盾和问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有效解答关注、回应群众关切,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反映,又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还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各级党委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政治责任的又一重要内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要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文化建设指标列入其中,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四)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各级党委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

        为此,中央有关部门要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各级党委要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各级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应该学深学精,思行合一,率先垂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利用好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干部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五)充分尊重知识分子创造性劳动,善于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知识分子在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把知识分子视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注重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反之,就遭受挫折。党和政府能否担当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很重要的是能否尊重、团结知识分子。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领域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形成人尽其才、各展所长的良好局面。要善于同知识分子特别是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交朋友。应健全和完善合理的保障机制,从各方面对文化领域知识分子切实给予关爱,做到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从思想组织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还需要从思想组织等多方面努力。

        (一)自觉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推进文化建设与时俱进

        这是从思想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按照党的思想路线领导文化工作,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高度重视并自觉认识、遵循、运用文化建设规律,始终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办事。

        要善于从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90年来领导文化建设规律的体现。比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等。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重要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指导文化建设实践,使文化建设在科学化轨道上不断迈向新高度。

        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特别是要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根本目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举措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达到新境界。

        (二)加强文化领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本领和水平

        这是从组织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领导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文化单位特点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文化领域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文化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健全领导机制,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这是从制度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要充分认识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要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是从领导作风和工作方式方法上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在推进文化建设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总结来自群众的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搭建丰富平台。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过程。要使文化体制改革的方案和步骤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使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效由全体人民群众共享。要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多做增进群众感情、拉进群众距离的工作,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作支撑,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参与作保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