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周恩来的一次洒泪自疚

    作者:潘敬国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6日 11版)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熟悉周恩来的人都知道,周恩来是个爽朗爱笑的人。可是,当人民群众遇到灾苦的时候,作为总理的周恩来却忍不住洒泪自疚。

        1972年到1973年夏天,被称为“贫瘠甲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地区已连续22个月没有下过透雨了。数百万人缺粮,数十万人和家畜缺饮用水。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如实地做了汇报。

        当宋平在中央工作会议西北小组会上讲到定西地区的旱灾时,参加这个小组会的周恩来听了十分难过,他说:“我们解放几十年了,甘肃老百姓还这么困难,我当总理的有责任,对不起老百姓。甘肃农村的这些情况,我们过去不清楚,没有派人下去调查了解,我们国务院有官僚主义。”说到这里,周恩来伤心落泪。

        为了了解受灾地区的具体情况,统筹救济灾区的群众,中央工作会议结束后,周恩来立即从国务院8个部委抽调干部,奔赴甘肃帮助救灾。周恩来说:“过去不知道,现在知道了就要解决问题。”在这个高规格的工作组中包括林业部部长罗玉川、商业部副部长刘忍、水电部副部长王英宪及一大批司局级干部。

        调查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事态的严重。不久以后,连续3封关于甘肃灾情的特急电报和国务院工作组的7份调查报告摆在了周恩来的案头。情况已经十分清楚,周恩来立即批示有关部门迅速解决,并指出,救灾就是救人,他要求甘肃半年内解决生活问题,两年半解决生产问题。

        1973年秋冬,国家救灾的大批粮食和解放军后勤仓库拿出来的大批旧军服,源源不断地运到甘肃,逐步分发到灾区人民手中。一时间,定西地区流传起这样的歌谣:“吃着救济粮,穿着黄军装,今年还比往年强。”

        一年以后,已查出癌症的周恩来对甘肃的灾情仍放心不下,他指示商业部、财政部再一次到甘肃调查灾区群众生活安排落实情况。当工作组的报告放到了病床边时,刚做过手术的周恩来在报告上连续写下9个不够和3个感叹号:“口粮不够,救济款不够,种子留得不够,饲料饲草不够,衣服缺得最多,副业没有,农具不够,燃料不够,饮水不够,打井配套都不够,生产基金、农贷似乎没有按重点放,医疗队不够,医药卫生更差,等,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外流更多,死人死畜,大大影响劳动力!!!” 

        多年后,周恩来的这个批示被中央档案馆作为档案收藏。翻开这份档案,人们仍能感受到共和国总理将灾区群众的安危冷暖系于心中的一片赤子情怀。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