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知识、创意的载体,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灵魂——产业领军者、行业精英以及海淀人才聚集地的价值与贡献密不可分。
聚贤能:筑文化“高地”
“我们这个行业很特殊,强调创意和技术,人才就是竞争力。”卢正刚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建筑的数字影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卢正刚,这个30多岁的北京小伙子,凭借北京奥运会期间出色的表现,使他和他的水晶石跻身国际一线三维图像开发公司行列。
创业之初,水晶石公司规模只有40—50人左右,人才极度匮乏,“人才都比较有个性,很难培养,也很容易流失。”2010年,北京市在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人才引进试点工作。在海淀区的人才政策扶持下,水晶石快速从包括美国梦工厂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三维图像制作和开发公司引进众多行业高端人才,规模迅速扩大。目前,水晶石共有员工3000多人,企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5%,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卢正刚也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
在国家大力建设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特区的大背景下,海淀区作为核心区,相继发布了《海淀区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措施》和《北京市海淀区“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鼓励和实施政策,将人才推进工作纳入了重点工作范畴。
搭平台:促人才发展
83所高等院校,251家科研院所,超过50万在校大学生、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全国1/3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密集的文化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一直是海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宝库”。
虽然大量人才汇集在海淀区,但人才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新兴产业人才不足,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智慧坦言。
据了解,依托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海淀区政府出台各项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与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并提出特别要发挥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的作用。“企业与研究单位的合作,有效地配置双方资源,既解决了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又促进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有效转化生产力,拓展和延伸了各自的业务链。”杨智慧说。
从2009年开始,海淀区财政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投入、配套支持、贷款贴息、评优奖励等方式,在文化人才的培育、引进和激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健全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帮助移动内容、数字影音、数字出版、动漫游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使文化人才得到展示的舞台。
破瓶颈:除后顾之忧
“让人才在海淀成就梦想”是海淀区提出的一个口号。为了将这个口号落在实处,2011年6月2日,海淀区发布了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的20条具体措施,包括高层次人才的认定、集聚、培养、交流、奖励、租赁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服务等各个方面,争取从政策保障层面“留住人才”。
2001年,37岁的贾春平从老家河北石家庄来到北京,在海淀区中关村一家系统工程技术公司从一名初级技术人员一路做到如今的软件产品构架师一职。但只是本科学历又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贾春平,虽然已是公司的核心骨干力量,却“一直徘徊于在北京的去留之间”。
贾春平告诉记者,自己在北京工作了9年,始终无法扎根北京,也因此过了多年与妻子孩子两地分居的日子。作为北京市人才引进试点区,海淀区从正式启动人才引进试点工作至2010年底,已“破格”引进232名高层次人才,贾春平就是其中之一,“今后可以安心在北京发展了。”
海淀区组织部副部长、人力社保局局长李大成介绍:“以前引进人才学历是硬杠,现在主要看他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由于创意人才往往个性独立、成长路径差异较大,难以完全用学历、经历等一般性标准进行评价。认定标准的变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体现。”(本报记者 邱 玥 通讯员 朱 丽 田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