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彩云之南 绮丽胜景留远客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5日 12版)
    临沧佤族甩发舞

        大型舞蹈音诗《丽水金沙》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华彩上演,陶醉四海游客;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云南映象》红遍大江南北,成功打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凤氏彝兰》、《水乳大地》、《好大一对羊》、《诺玛的十七岁》、《白洁圣妃》摘得一项项桂冠;《村官普发兴》、《杨善洲》感动中国……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云南文化的力量。  

        政策护航,助推文化产业

        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省份如何在文化上创造了骄人业绩?

        早在1996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特别是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文化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为给全省的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云南省近年来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指导意见,颁发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云南行动纲要》,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区域布局等进行科学规划。目前,全省省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组建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各转企文化单位活力普遍增强,效益明显提升。

        云南还从实际出发,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与企业、与科技结合。“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0%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演艺业、影视产业、工艺品产业、文化旅游业、茶文化、珠宝玉石产业等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文化户也在发展壮大。

        大力投入,确保文化惠民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级财政累计投入文化建设120亿元。今年开始,省级文化事业建设费由每年45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繁荣发展。

        全省上下关注文化民生,深入实施“边疆解五难”、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

        在“边疆解五难”等工程的推动下,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显改善。省博物馆新馆等10大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开始建设,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玉溪聂耳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全面推进。

        返本开新,催生文化繁花

        成立重大文化艺术项目创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立1000万元的云南文艺表彰奖励经费,连续举办五届“云南文化精品工程”评选……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云南文艺创作持续繁荣、精品迭出,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摄影、电影、电视、曲艺、杂技等在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艺赛事中屡获大奖。

        为加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传承,云南建立健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在全国率先颁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建立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大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全省各地确立了各类文物保护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村镇、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当这首旋律优美、情真意切的云南民歌回荡在耳畔,众多来自海内外的旅客准备踏上返程时,经受了一次云南文化洗礼的他们,期待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开出更加灿烂的文化之花!(本报记者 任维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