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阴阳板”舞出新生活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14日   05 版)

        傍晚时分,记者走进山东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村,正赶上这里上演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阴阳板”:在上百人的演出队伍中,男的赤胸,身披“八卦带”,着灯笼裤,穿黑布鞋;女的扎头巾,带头花,穿大襟褂、彩裤、绣鞋。演员们右手持长板,左手持短板,在锣鼓伴奏下,边敲边舞,风趣幽默,原汁原味地表现出古时的农耕生活。

        “这‘阴阳板’,发源于俺村,已传了400多年,最初是用来求雨祭祀的。”83岁的传承人宋长泗拿着一长一短的两块柳木板说,“长板为阴,短板为阳,这上端雕的是吉祥花纹,顶部配着小铜铃,两板连在一起打击,发出悦耳的清脆之声。”

        “以前,俺村可是有名的乱子村,垃圾、污水遍地流,打架斗殴的整天不断。那时谁还有心思玩这‘阴阳板’?”村民王允菊说,“6年光景,俺村变了大样,乡亲们住上了小康楼,一举成为全国文明村。宋长泗老人一提出传承‘阴阳板’的事,各级都支持。进行挖掘整理后,‘阴阳板’很快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先后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现在俺村会跳的人越来越多,再也不用担心它会失传了!”

        说着说着,场上的表演渐进高潮。演员队伍在“行进”,忽而两翼穿插,形成“二龙盘柱”;忽而四队穿行,形成“串连环”、“万花筒”;一会儿排列出“双环阵”,一会儿组合出“天地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阴阳板’里,融合了民间小调、传统舞蹈、图腾这些个民俗文化”,村妇联主任潘兴玲说,“它在俺村火起来以后,各种文化活动也跟着红火起来。村里办起了农民夜校,农家村报《鑫琦之声》也吸引村民们业余时间舞文弄墨。村里喝酒赌博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求神拜佛的人少了,发家致富的人多了;打架闹事的人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

        “如今的‘阴阳板’,还是原汁原味的,但表演的内容不再是祭祀祈雨,而是歌颂和谐社会、歌唱美好生活。俺村以‘阴阳板’为班底,组建起了舞龙队、秧歌队、腰鼓队,在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中,进城串乡,每年巡回演出上百场”,村党支部书记宋伟说。(本报记者 邢兆远 本报通讯员 房亚东 张长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