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常德:文化馨香沁人心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3日 04版)
    文化地标 笔架城日出 资料照片
    汉剧演员化妆
    常德诗墙
    常德丝弦演出

        ■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 一个缺少文化的城市,必然缺少底气,缺少大气。

        ■常德市市长陈文浩: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和“硬支撑”。

    主持人语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常德,一片文化的厚土,站在伟岸的常德诗墙之下,聆听沅水的千年涛声,总不免让人追思起这方水土悠长的文化源流。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行吟沅澧泽畔,以他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沉的忧患意识,高洁的文学品位,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行。这一承载着深刻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思想文化血脉,不断浇灌着文化的土壤,催生着文化的花蕾。今日的沅澧两岸,已是百花馥郁。请看本期《文化强市百城行》“常德篇”。

        ——栏目主持人 杨 亮

        10月28日,在常德美丽的柳叶湖畔,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爱国歌曲大家唱》正在录制当地群众性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情况。像这种群众自发积极参与的演唱活动,在当地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欢乐的歌声飘扬,合奏出“中华诗词之市”、“中国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桃花源里的城市”的和谐交响乐。

        近年来,常德搭建起了一个文化建设的大舞台,初步形成了主业突出、多元发展、门类众多、富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农村演艺、曲艺传承:文艺“乡”军闯天下

        在常德市的广大农村,活跃着无数农民演艺团体的身影。既有古老常德丝弦、荆河戏、汉剧高腔、傩戏,也有推陈出新、不断发展的杂技、马戏、魔术以及现代流行音乐和时尚歌舞等艺术形式。近年来,一些农村演艺团体开始走向市场,尝试职业化、产业化经营。鼎城区蔡家岗镇农民李海华创办的海燕歌舞团与深圳星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手,全面实行了产业化运作,建团20年来,巡回演出6000多场。

        从2006年起,常德市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投入文化名城建设,并另设资金重点扶持20个示范乡镇文化站建设,定期举办鼓王擂台赛、山歌节等赛事,推荐民间演艺团体登上大雅之堂。

        常德是有名的“戏窝子”,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努力下,常德汉剧、澧州荆河戏、常德丝弦等当地的传统戏剧均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常德市汉剧院成立,10年里,他们精心打造出《紫苏传》、《合家欢》、《雨荷》等30多部剧目和40多个折子戏。2005年,彭玲凭着精湛的演技以及常德汉剧高腔《紫苏传》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中国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2010年5月27日,在法国塞纳河畔举办的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常德丝弦《常德是个好地方》拉开演出序幕,特有的咿呀调唱响欧洲大舞台。

        善德文化、诗教文化:城市定位新坐标

        古城常德文化底蕴深厚,诗词创作渊远流长,既有楚辞开创者屈原“朝发枉渚,夕宿辰阳”的足迹,又有中华诗词鼎盛时期著名诗词大家李白、杜甫、刘禹锡、李群玉、苏轼等对“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行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诗教工作作为以德治市、文化兴市、提高城市品味、丰富城市内涵的一件大事来抓。

        2002年,该市的汉寿县列入全国第一批“中华诗词之乡”名录,民间自发建立诗词活动小组近百个。各级诗词组织还覆盖到全市各行各业,形成了诗教网络体系。常德市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娱乐活动,开展诗词启蒙活动。

        爱诗的常德人更是将诗歌文化发扬光大,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历时10年修建完成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2003年9月19日,中华诗词学会将“中华诗词之市”的牌匾授予常德。当年,首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成功举办。

        在常德鼎城、德山一带,流传着善卷先生在此击壤而歌,开启民智的故事。2000年,常德提出“新世纪,新常德”,并向全市征集“常德精神”。“德行天下,和谐奋进”,唤醒了这个城市的久远记忆。从“山水城市”到“新常德”再到“德行天下”,常德人终于回归到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源头。目前,在善卷文化发源地的常德鼎城区,善卷文化探源、善卷传说申遗、善卷文化高峰论坛、“十佳善德公民”评选等活动相继举行。

        2010年5月,一份常德新城建设的蓝图绘就:投资4.5亿元,修建占地面积2200亩的善卷文化主题公园;投资6.7亿元,修建沿江而行的善卷大道和善卷文化墙。

        以文立市、产业强市:城市发展“助推器”

        2008年,常德创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久,常德华智动漫设计公司相继成立。“创源”出手不凡,筹拍的88集动画片《刘海砍樵》已在金鹰卡通上映。华智动漫设计公司筹拍的30集动画片《孟姜女》也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交响剧《孟姜女》已由国家一级编剧盛和煜完成剧本创作,进入排演筹备阶段。电视连续剧《刘海砍樵》将于今年11月中旬开机。汉寿县农民李峰将自己独特的烙画艺术与市场对接,计划5年内建成年产值过亿元的烙画产业园。常德日报传媒集团精心打造的桃花源剧场、手机报,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常德带来了享誉全国的知名度,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等奖项。

        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介绍,常德十分注重繁荣文化发展,把传承历史文化精髓与创建现代精神文明有机结合,确立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全方位、高起点、多途径搭建文化平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撑,重点突出常德的历史人文特点,使人文和社会形成和谐共生。

        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该市确定了今后的五年计划,力争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0%,到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7%。“十二五”期间,常德市财政在原每年安排文化名城建设引导资金200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新增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5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常德以文化立市,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战略和全局的位置来抓,逐渐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本报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徐虹雨

        专家点评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魏文彬

        常德的发展要先重视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做好文化产业,关键是创意,把高起点、造精品、重互动结合起来,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比如常德的旅游文化,就要依托常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围绕“情、德、寿”三个字,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把常德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城市。

        文化产业亮点

        ■2003年9月19日,全国第一个“中华诗词之市”落户常德,当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常德诗人节暨髡残诗书画艺术节。到目前为止,中国常德诗人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2006年以来,带有经营性质的新型农村演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现有各类农村演艺团体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并形成了尧天坪、周家店、大堰当、罗坪等四个“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激情广场大家唱”是由常德市民自发开展的文艺活动,从2004年开始,每到周末以及重要节庆日,群众聚集舞台,自发上台挥洒激情。

        ■由常德民营企业家投资、政府支持拍摄的电影《喋血孤城》已于去年8月全国公映。

        ■形象歌曲《春暖桃花源》、《心中的桃花源》、《德行天下》、《印象常德》已制作成高质量的音乐电视、正在广泛传唱。

        ■88集动漫电视《刘海砍樵》已于今年10月在金鹰卡通上映。

        ■大型交响剧《孟姜女》已完成剧本创作,按照国内一流精品舞台剧的目标,正在筹备排演。

        数字链接

        ■市直广电经营收入从2001年的2225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5000万元。

        ■印刷、发行企业固定资产达8.8亿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7.6亿元。

        ■演艺娱乐场所、歌舞厅、音乐茶室等发展到1000多家,各类艺术培训机构40多家,年培训各类艺术人员5万多人次。

        ■全市现有各类农村演艺团体20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演出超过15万场,经营收入达5.9亿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