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平板电脑进课堂,对?不对?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1日 05版)
    日前,杭州某中学课堂上,52位同学和任课老师人手一本IPAD。CFP

        今年暑期,上海某大学教授因在微博中要求学生没有iPad就别来上课而广受非议,该教授的课被网友称为“奢侈课”,教授本人也被冠以“IPAD教授”的称号。“IPAD教授”引发的人们对师德的讨论和反思值得我们深思。不过,“IPAD教授”也留下一个问题:作为目前信息与通讯技术(ICT)最先进的代表——平板电脑(PAD),对数字化学习有价值吗?

        日前北京大学举行的“北京论坛”教育分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就信息技术给传统课堂带来的变革进行了一场有意义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PAD代替传统书包?

        “在北京,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书包大概有1到2公斤,五六年级达到了4到6公斤。我的孩子就被书包压得快起不来了。”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贾积有教授看来,“技术的发展应该让教育受益,PAD可以代替传统书包。”

        “一个小小的PAD可以储存海量的书本,孩子的书包由此变轻变小。”贾积有教授列举PAD的好处。

        从价格上来说,贾积有教授认为PAD也并非太“奢侈”。“我现在用的PAD是国内厂商生产的,价格不到500元,而课本从小学到中学12年,教材费用应该在1500元以上,比某些PAD的价格还要高。”

        “在教育历史上,技术的进步经常会导致教育的变革,使得教育日益普及、方便和大众化。21世纪以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联网能力越来越强,显示设备越来越便捷健康,应用软件越来越丰富实用,价格越来越易于接受。PAD就是这些特性的一个集中体现。”他说。

        而且,贾积有教授认为,PAD不只应用于中小学生,“配备了智能教学系统的PAD具备成为各级各类学生的虚拟电子学习伙伴的潜能。”他说。

        数字化学习需要什么?

        “PAD不仅仅可以安装与课本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电子书籍,供学生阅读学习,还可以主动给学生出题目、改作业、提出学习建议等。”贾积有教授说。

        其实,以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国内国外都在尝试。

        据墨西哥虚拟大学的卡洛斯教授(Carlos Villanueva)介绍,该国早于1989年成立虚拟大学,1999年开始使用远程课程,并一直关注新技术的出现,技术中心人员每月都会尝试使用新技术,力图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结合。

        柏林自由大学的尼可拉斯教授(Nicolas Apostolopoulos)有着15年推广数字化学习的经验。据他介绍,欧洲各国在2000年左右先后介入数字化学习,“当时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做,只是提出要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善学习,但大家还是创建出来很多的内容,以及许多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途径。”

        在新加坡,这样的尝试也在进行。南洋理工大学吕赐杰教授表示,课堂教学实践必须进行持续的变革,“在技术创新方面,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应该给教室引入一些新的技术。”

        我国近年来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大学,甚至中小学层面,都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上做出了一些探索。贾积有认为,在这股潮流中,PAD的应用将使数字化学习的革命进行得更便捷、更彻底。当然,这还需要其他步骤,“PAD模式的实用化还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配套: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他说。

        警惕制造“数字鸿沟”!

        与此同时,与会学者和教授对包括PAD模式在内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能加剧“数字鸿沟”,从而产生新的教育不公平,也表示了担忧。

        挪威教育研究部的奥斯登教授(Oystein Johannessen)说:“数字化是一个问题,在一些国家,一些地区,你确实发现,人们是不具备这些设备的。因此,如果要对系统进行创新,要使用技术,就必须要确保大家都能够用得到这些技术。如果技术的创新,仅仅惠及一部分人,举例来说,比如说城市人的话,这是非常危险的,会出现人口教育差距的问题。如果要进行数字化的创新,就要非常仔细地进行规划,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不要迷失在技术中!

        英国伦敦大学的蒂姆教授(Tim Unwin)通过对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大学本质的探讨,提出“要重新思考大学的价值,大学不可迷失在技术中”的观点,在论坛上引起强烈反响。“我们需要对大学的一些传统价值进行反思。我们现在正在失去我们的根本,正是因为技术的侵入,很多人在大力倡导ICT在大学当中的使用,所以我们把大学最基本的价值观已经忘记了。”蒂姆教授说。

        “大学的价值是什么?要有创新性,有创造力,提供知识,赋予人们力量,不仅是赋予学生力量,也赋予学术界力量。大学就是应该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场所。但是,现在的高等教育却已经成为信息的工厂,成为一个只是出售和买卖信息的场所,大家只是传递一些已经被认知的事实,它们被反刍、咀嚼,或者是复制。”他说。

        蒂姆教授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那么,信息技术真的带来知识的创新吗?事实上,它只是让学生有了下载知识的途径,他们只是获取了信息,然后进行一些咀嚼,甚至抄袭,这让很多学生觉得很沮丧。”蒂姆教授强调,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技术和电子教学只是一种媒介,在运用它们时,必须考虑教学的内容,尤其要考虑教学内容会对我们的后代产生何种深远影响,同时,也不可忽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在发挥大学价值中的作用。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