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版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中国民协副主席潘鲁生的话音刚落,汇聚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7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艺术传承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11月6日,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国际论坛”和“硕果如花——十年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上,与会专家回顾中国木版年画田野普查的艰辛历程时,感慨良多。他们既为“木版年画”这一民间文化的奇葩而骄傲,也为“十年艰辛终有成”而自豪,还为它的保护与传承而焦虑。
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抢救工程”的龙头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是2001年启动的。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的组织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10年田野普查,对遍布中华大地的年画家底进行了“地毯式”梳理,出版了22卷本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卷本共100余万字的《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并建成一整套数字化档案。名为“硕果如花”的木版年画普查成果展正是以图片、文献、实物、视频等多种方式直观地展示此次普查的经验与收获。
感受年画文化的震撼力,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精髓——这是参加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专家学者的初衷。能在世界非遗公约签订前就开始木版年画的普查工作,用冯骥才的话说,就是“得益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10年抢救之后,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科学保护。冯骥才说:“‘申遗’是木版年画保护新阶段的开始,目前急切要做的是科学保护、广泛传播、利用弘扬和学术支撑这四方面的工作。”
在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招标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中国木板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成功立项,这也是天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迄今所获得的最高规格项目。
今后4年里,冯骥才将带领他的团队让濒危的木版年画通过资料库的方式得到完整保留,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遗产,同时让活态的传承方式通过口述实录的形式得到更为长久的保存。他们将充分利用天津大学工科研究的优势,整合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科研力量,达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科学化保护”的要求。
目前在建的“中国木板年画数据库”收录了全国各地年画作品的名称、功能、题材、体裁、材质、尺寸、年代、品相、画店、作者、产地、绘制形式等海量信息,力求以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最完善的资料保存,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在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中所积累总结的田野经验与理论方法,也被国内外的文化学者所推崇。他们认为:这次大普查所采取的全国性的统一学术规范与科学设计的调查方法,在社会转型期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中具有启示乃至示范意义。
冯骥才认为,中国木版年画申遗只是一个开端,希望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都能得到全面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朱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