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第十二个记者节,全国上百万新闻从业人员将目光投向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记者节活动地点,是48年前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当地人民大战的“第一风沙口”。如今,这里楼阁错落,绿树成荫,是兰考今昔巨变的缩影。
历史在这里聚焦,焦裕禄精神和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的“勿忘人民”精神在这里交汇。
这是沉思的时刻,激奋的时刻,传播的时刻。
见证巨变 见证奇观
中国抗灾史的浓重一页,中国传播史的壮阔一页,叠印在一起。
兰考地处黄河盐碱故道,黄河多次在这里决口泛滥。风沙、盐碱、内涝是兰考的“三害”,是焦裕禄和兰考人民的第一大对手。
11月6日,现任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的魏治功对我们说,近50年来,兰考实现了“四大转变”——漫天风沙变为天蓝地绿,不毛之地变为产粮大县,农业为主变为工业支撑,出外逃荒变为丰衣足食。
这是中国抗灾史上的奇观。为这一进程献出宝贵生命的焦裕禄,成为新中国英模画廊中最为耀眼的形象之一,曾与雷锋、王进喜、钱学森、史来贺齐名,被中央组织部誉为“建国以来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
这些共产党员的精神传播,都经由中国新闻界,尤以穆青等宣传焦裕禄最为经典。
前来出席11月8日记者节活动的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主任董广安教授回顾,1966年2月6日,首次向全世界播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中国头牌播音员齐越,稿子未念一半,已泣不成声。当日,兰考的街头闹市变得鸦雀无声,凡能听到广播的地方,就有人聚集谛听。当晚,整整一夜,兰考县邮电局一刻不停地接到电话,询问刊载焦裕禄事迹的报纸什么时候到。在更大范围,兰考,立即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中心。兰考县委每天接到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堆积如山,有的寄来御寒的衣物,有的要求到兰考最艰苦的地方经受锻炼。一批批记者、作家、画家,成千上万的干部、工人、学生等都向兰考奔去。前往兰考的人太多,铁道部增开每日往返于郑州和兰考的列车,并令所有途经的快车在兰考停车。
这是中国传播史的奇迹。
当事人回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原稿由周原带到兰考,正赶上县委召开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大会。第一个人拿着稿子在大会上念,刚一念就泪流不止,念不下去了。第二个人接过来念,哭得更厉害。周原只好自己念,中间几次哽咽无语。就这样,一篇稿子换了三个人才念完。在场两千多名干部哭成一片。最后除订正了几个人名地名,大家都认为事实全部准确,一致鼓掌通过。
这样生产的作品,前人何曾见过?
“新闻记者与先进典型同时为社会认可,同时争相辉映、名垂青史,这种现象在中国新闻史上,乃至于在世界新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参加这次记者节活动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说。
椽笔写英雄,神交在兰考。
焦裕禄的传奇写不完
焦裕禄精神是种子,在兰考大地上不断演绎传奇。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
兰考是典型的沙地县,土壤干湿度最适合种泡桐,因此焦裕禄建议将泡桐改名为“兰桐”。
泡桐之“泡”,在北京话中可读第一声,指木质较松的状态。泡桐是干湿度最适合于制造业的一种木材。
谁能想到,焦裕禄为兰考固沙抗风大力提倡种遍兰考的泡桐,成就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乐器的一大奇观。
事情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谈起。上海民乐厂琵琶制作大师韩富生来到兰考,做客农家,厨房里一阵不同凡响的声音吸引了他,只见主人拉动风箱鼓风烧火做饭,木制风箱发出悦耳之音。职业敏感使他发现风箱的材质适合制作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音板。一询问,那风箱的原材料竟是泡桐。
“我既诧异又兴奋,发现制作民族乐器发音的绝佳材料,正是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大量种植的泡桐啊!”韩富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至今难抑激动。
消息传遍业内,上海、扬州乃至全国、境外的中华民族乐器厂纷纷到兰考进货。
1992年,原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由于兰考独特的地理环境,生长的泡桐不易变形,经脱脂处理后透气、透音性能很好,是一种“会呼吸的木材”,当制成乐器音板后,纹路清晰美观,共鸣度高,透音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声学品质,随即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率先用泡桐制作音板的是兰考县堌阳镇范场村村民代士永。代士永去世后,其子代胜民继承父业。
11月6日,代胜民文雅热情地接受记者采访,递上名片,上面印着“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连声地说:“欢迎记者下基层!”
说话间,一个与焦裕禄结缘的故事徐徐展开。
用泡桐生产音板进而生产整个乐器,给代胜民的企业带来锦绣前程。然而,品牌知名度和它的前程之间隔着一层玻璃天花板,总也够不着。
直至2007年,先是河南电视台,后是中央电视台的宣传,让国人了解到乐器与泡桐、与焦裕禄的奇缘,中原公司生产的“中州乐器”一夜成名。
紧接着,代胜民作为中国民族乐器产业的唯一代表,参加2008年奥运会圣火开封站的传递,知名度和“中州”一同飙升。
在中原公司带领下,兰考现在有民族乐器制作厂30余家,兰考泡桐音板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市场占有率达90%。
看着这些乐器的名称,想象它们的曼妙声响:二胡、古筝、琵琶、柳琴、阮、扬琴、古琴、文琴……
它们诉说着焦裕禄精神的传奇,隽永而深情,让人悲喜交集。在媒体人听来,另有一种自豪在其中。
“就像在眼前一样啊”
在兰考的四天三夜里,我们时时被一种传播的热忱所包围。兰考人向我们讲述的焦裕禄的故事、家乡变迁的故事,正是我们传媒人求之不得的素材。
双杨树村,当年焦裕禄总结的“四面红旗”中的一面,40多年来魅力不减。村委会小楼整齐利落,村民们的庭院干净敞亮。
双杨树村人还有一个本事:顷刻间在你面前创造出一种无间交流的气场。
我们在村委会刚刚表露出想看看焦裕禄留下的遗迹,立刻有人带路,200米外,进入姚留学老人家的院落。
姚留学,六十开外,身轻体健,眉飞色舞,刚从开封包公湖率老年健身队骑车归来。
“你见过焦裕禄,还有印象吗?”我们问。
“咋会木有?就像在眼前一样啊!”
老人高声答道,眼睛像穿越了时空,深邃有神。
“焦书记走过的路、来过的房子,还有吗?”
“走,跟俺看去!”老人带我们穿过新盖的院落,来到屋后的一处旧房前。
我们震惊了,在一群新瓦房中央,竟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一处陈旧房舍,泡桐枝和芦草搭建的房顶,随时可能坍塌下来。
“这是俺们那时的家,焦书记进来,见砖坐砖,见石坐石,跟俺和俺叔拉家常,又走到这个角上,看锅台里有啥可吃的。他骑车走后,俺们才知道这是县委书记。哎,一点架子也木有!”
姚留学手抚旧墙,无尽怀念。
从媒体上每看到一次有关焦裕禄精神的报道,就增添一份思忆。为此,焦裕禄逝世后的47年来,他固执地留着这座老房子。尽管儿女们劝阻,尽管家里生活水平节节升高,房子新修和翻建了四次。
似乎要带我们走出伤感,老人又将我们领回新房院内,招呼几个老伙计一起甩响鞭、抖空竹。花样翻新,响声清脆。
他高声说:“焦书记想让俺们过的好日子,如今都实现了。种粮不交税,还给钱,养老有保险,心里美啊!俺们几个老伙计,每天都骑车两小时,到开封健身、比赛,日子越过越快乐,就想多活几年、几十年!”
开阔的小院,笑声不断。
从姚留学老人家里出来后,我们走进了兰考县委大院。焦裕禄办公室已经被复制进纪念园,当年县委办公排房成为空旷的停车场。
走出大院,焦书记曾骑车走过的兰考老城街道一片繁华。只有中山北街尚未改造,具有豫东建筑风格的一排排门面房,历经数十年风雨洗礼,青砖小瓦依然传递着岁月的信息。我们拿出相机,将镜头对准街道。但愿照片能和姚留学老人家的旧屋一样,留住焦裕禄时代一段真实的记忆。
兰考,传媒人的富矿,永远孕育着新的奇迹。
(本报兰考11月8日电 本报记者 何东平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胡芷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