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初,米德莱·凯伯等三位法国修女在前往中国西部的漫漫长旅中,五次穿越河西走廊到达新疆。在《戈壁沙漠》一书中,她们将新疆比作一只耳朵,倾听着来自中国内地以及“来自印度、伊朗高地或是欧洲”的消息。
在今天,新疆仍是一只倾听的耳朵,继续倾听着来自东方和西方的消息。现代交通、网络媒介等,缩小了人们在空间上的距离。世界变小了,但并不意味着隔阂与偏见一夜之间就消失了。从前,新疆是马可·波罗笔下的西域天方夜谭,是西方人的东方乌托邦在亚洲腹地的显现,而今天,无知的文化中心主义者仍不能给予新疆文化一个准确、恰当的定位。新疆文化在本质上仍是有待认识和挖掘的。
这样,面对新疆,面对这个地球上唯一的四大文明融汇区,面对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和丰富多元的“他者文化”,平等、理解、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疆,人与人可以互为镜子和参照,民族与民族在差异性中呈现色泽和个性,文化与文化也能相互欣赏和照亮。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伟大驿站,新疆在历史上是东方和西方进入对方的“桥梁”和“跳板”,这种进入的结果是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的拥抱。正如《福乐智慧》里描写的那样:“如果契丹人(中国人)的旗帜倒了,谁为我们运来梦想和远方?”从长安到地中海,丝绸之路一直是点和线的关系,只有到了亚洲腹地的新疆,它才变成了一个面——一个徐徐展开的伟大的面。新疆在文化上一直保持了向西、向东开放的姿态,它是一块巨大的海绵,能吸纳和融入的东西要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简单地说,新疆就是一部地理、历史、风情、人文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新疆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种精神向度——新疆多元文明的共存是一个启示录式的背景。黄沙一碗,灿烂一页,其实是:唇齿相依,多元一体。(作者系《西部》杂志总编辑,鲁迅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