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8日 星期二

    怎么表述出版业核心价值观

    作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郝振省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8日 10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强调这个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先进文化的精髓,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六中全会以后,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都在深入学习宣传、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又根据这个体系的总要求,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出版业作为文化改革发展大军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作为诸行业中的一个跨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部门的重要的行业,它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如何表述呢?我和我的同事尝试着提出了这么三句话、二十四个字:默默奉献、教化育人;创新为本,追求精品;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希望引起共同的关注和讨论。

        所谓“默默奉献、教化育人”,说的是做人。就整个出版业而言,无论是编辑人、制作人还是发行人;无论是数字出版人,抑或是传统出版人,都是在幕后做事情,都是从众多作品中选择出合适的作品,或者从众多的作者里选定合适的作者,按照总体策划来创作,然后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字功力,花费气力来加工文稿,有的还要和作者进行反复讨论、修改,才能成稿(在好多情况下,编辑决定着书稿的质量),再经过一系列相应的工序,才能成书。而一旦付诸正式出版,就只有作者的大名和出版单位的名称了。编辑虽然也会在什么地方被标识出来,但只不过是强调责任而已。这显然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了。过去讲“出版人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确有其一定道理。而出版人默默奉献的都是社会和人们必不可少的、优秀的或者是健康和比较健康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的作用,又是潜移默化的。它不可能要求读者必须这样,应该如何,而只能靠出版物的内容感动人、感染人、吸引人,故可称之为“教化育人”。有时人们把出版人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所谓“创新为本、追求精品”,说的是做事。出版社不像物质生产方面的加工厂,物质方面的工厂一年有几种新产品就很可观了。但凡出版社,哪一个全年不出版上百种或上千种新书。换句话说,只要你是出版社,就每年必须生产出上百种新产品乃至更多,来取得市场的认可与回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本书,都是一种新产品,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有创新,创新的幅度可能有多少、大小之分,但不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叫做创新为本。其实只有创新还是不够的,从一个出版社的生存、发展来看,关键是能否有逐步定向的精品问世,且打造的精品是否成规模,可持续,被消费者普遍和长期认可。于是乎,“追求精品”看来也是有据可依。一个出版社的品牌及核心竞争力是其追求精品的合乎逻辑的产物。

        所谓“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即是出版业特定的社会功能。“传播”主要是空间概念,“传承”主要是时间概念。出版业通过自己的劳作,把一个人的思想变成千万人的思想,把单个人的技术转化为成规模的生产力,把精神力量转化成为物质力量,这就是其传播文化的含义。出版业又可以把前几代人的思想和技术延续下去,承接下来,成为现当代人的思想的营养和生产力的要素,还可以把现代人的思想和技术延续下去,发扬光大,成为未来若干代人的思想营养和技术供给。这就是其传承的含义。如果没有出版人和出版业的存在,人类难以不断地进步,只可能处在一种简单的生存重复之中,我们很可能前不晓古人,后不知来者。所谓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就会没有根据,甚至都形不成这样的判断;也很难把自己与一般的动物界区分开来,像蕴含着诸多人类奥秘的考古学,如果不借助出版,很难想象这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

        总之,这只是笔者关于出版业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初步议论,是出版业的行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很肤浅的思考,希望引起业界的关注。大家一起来讨论,一起来践行,争取能够形成出版业自己的比较科学和准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