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7日 星期一

    新华社建设80周年

    砥砺奋进八十年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7日   07 版)
    1949年,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我军万船齐发横渡长江。
    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

    历史的底稿 永恒的底色

    新华社记者 廖翊 吕诺

        这是一个国家通讯社80年丰厚的“家底”,这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珍藏——

        从江西瑞金农舍“长征”到延安窑洞,“转战”到河北西柏坡简易平房,最后汇集到北京宣武门新闻大厦……这些散发着不同时代墨香、标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电头的新华社底稿,与党的发展历程丝丝相扣,与人民共和国的步履息息相关,浓缩着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再现了中国8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写了一个国家通讯社诞生80年来的巨大荣光!

        见证历史,书写时代:

        以文载史的高度自觉

        《会昌攻下》《西安抗战起义 蒋介石被扣留》《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日寇签字投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开国大典》《谁是最可爱的人》《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历史的审判》《我国八亿农民搞饭吃的旧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许海峰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迈向统一富强的新纪元——献给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时刻》《永恒的瞬间——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胡锦涛与连战进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一件件底稿,就是一份份记录民族奋斗解放、改革发展、迈向复兴的历史档案;一行行文字,就是一座座中国历史发展里程碑的生动注释。

        历史镜头:毛主席在扩音机前大声地回答着:“同志们万岁!”毛主席伸出身子一再地向群众招手,群众则欢呼鼓掌,手舞足蹈,热情洋溢,不能自已。(《开国大典》)

        历史镜头:当部队通过繁荣的环城八阁街时,战士们唱起《东方红》的歌子,街旁的人群中有人用藏语与战士们合唱起来。在昌都解放后,拉萨人民就学会了这个歌颂自己领袖的歌子。(《毛主席的队伍进入拉萨》)

        历史镜头:在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2个国家的提案被通过和美、日提案被否决的时候,会场上都爆发出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这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是美帝国主义操纵联合国推行强权政治、顽固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阴谋的彻底破产……(《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新华社记者不仅再现了重大历史场景,更诠释了历史的必然;以其反映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充分表达人民意愿和时代精神的深刻性,真正成为历史的见证、时代的写真。这是一代代新华人秉笔记事、以文载史的高度自觉。

        勿忘人民,心系大地:

        始终不渝的情感坐标

        历史由人民创造。创造历史的人民大众,心系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奉献牺牲的人们,从来就是新华人心中的英雄。

        反“扫荡”英雄李勇、雁翎队、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特等劳模孟泰、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登上地球之巅的英雄……他们的故事,经新华社记者的笔而传扬千家万户,榜样的力量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与豪情。

        这是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在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中,展示的真实感人场景:

        大雪封门,焦裕禄背着粮袋给一对五保户老夫妇送粮食。老人问:“你是谁?”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又问:“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勿忘人民”,成为穆青的座右铭。对人民的讴歌,对“人民之子”的颂扬,成为不同时代新华社记者的心灵呼应,主宰着新华社记者的泪腺,沸腾着新华社记者的热血!

        1997年3月2日,一代伟人邓小平以骨灰撒放大海方式完成人生的最后篇章——

        “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不停歇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又听到了震撼过无数人心灵的声音:‘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这篇通讯中,新华社记者以诗一般的语言将一代伟人的赤子之情传递于众,将共产党人伟大本色诠释于世,再次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民的事业是永恒的!”

        “勿忘人民”,决定了新华社记者的情感皈依,也铸造了新华社记者始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脚”走新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进入新世纪后,新华社记者呈现世间一份崭新手稿——

        “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静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

        为了采访长年奔走高原邮路的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乡邮递员王顺友,记者张严平与王顺友一起行走邮路,亲身感受漫漫邮路山的静、夜的黑,感受无尽的艰难与孤独……表现新时代奉献之歌的通讯《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一问世,便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底稿记录着时代风云变幻,也记录了新华社记者与人民同行的身影。

        勇担道义,高扬精神:

        永恒的忠诚和使命

        《实践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沂蒙山书简》《“讨饭县”凤阳大变样 万户社员家家谷满仓》《夜宿车马店》《中国农民有了新的时间观念》……新华社记者的笔触,敏锐感应改革开放春风。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新华社评论员便高屋建瓴地指出“农民劳动致富同经济犯罪活动的界限不容混淆”,发出“不准向重点建设工程敲竹杠”呼吁,极大教育、提醒了整个社会;批评性报道《“吃喝专员”魏明生借调动之机吃喝拿要激起公愤》《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化肥价格千里追踪》等都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盛世忧患”意识,更为深沉地体现了新华社记者铁肩担道义精神:

        1990年,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重返兰考,写下了引人深思的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今天,新的任务、新的困难正考验着我们的干部,学习焦裕禄不仅要领导群众同自然作斗争,还要同侵入自己肌体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斗争比起同自然灾害的斗争还要艰苦得多。”

        三位新华社老记者晚年之际,以巨大的责任为党、为社会拉响警钟!

        一份份历史的底稿,写照着新华社记者永恒的底色。

        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入太行山区,以重访当代愚公、呼唤民族精神的最新力作《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引发极大社会反响——

        “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逆流而上,生于太行山的人们深知,在这里,人类的精神之光一直照耀着太行人的心灵,民族的精神火把,从来没有在历史的天空熄灭过。”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华人既是人民实践活动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变革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50多位新华英烈铸就的丰碑

    新华社记者 张宗堂 隋笑飞 孙铁翔

        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时任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人——年仅36岁的瞿秋白坦然走向刑场,盘腿坐下,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回望新华社80年奋斗历程,150多位新华英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中国新闻史,因他们而更加璀璨。新华精神,因他们而分外厚重!

        “红都”瑞金叶坪村,有几间不起眼的土屋,这里是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隆隆炮声中宣告创立。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红中社最早的负责人周以栗长期带病工作,他不仅开创了《红色中华》报的多个栏目,还带领大家播发红中社新闻电讯。

        红中社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任负责人瞿秋白,在红军主力长征后,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4个月,发行24期。

        1934年11月,周以栗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时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1935年2月,曾担任红中社秘书长的徐名正,突围途中被捕,在福建长汀英勇捐躯……

        黄君珏——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经理部秘书主任兼总会计师,在1942年日军的大扫荡中,她与另两位战友在一个宽约1米、深不足3米的山洞里,抗击搜山的日本鬼子。子弹打完,黄君珏在岩石上砸断手枪,用尽最后力气,纵身一跃,乌黑的短发在空中扬起……

        那一天,是黄君珏30岁的生日。

        “我多么怀念他们啊!”当年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吕梁分社的随军记者马明曾这样回忆,“我们这些人既是记者,又是战士,8年中,仅新华社就有110位好同事‘壮烈’了”。

        面对敌人一次次鞭抽吊打,“灌肚肺”“坐老虎凳”,甚至用烧红的铁丝戳入胸部,新华社女记者叶邦瑾一次次昏死过去,但绝不屈服。1946年8月,叶邦瑾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年仅21岁。

        为拍摄真实的战斗场面,华东野战军分社第13纵队新华支社和《进军报》摄影记者姜树堂不惧枪林弹雨,多次深入战斗最激烈的战场。1948年7月12日,在兖州战役中,姜树堂在拍摄我后续部队源源攻入城内歼灭残敌场景时,一发炮弹突然落在他身边。姜树堂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高健飞,这位年仅23岁的新华社华中分社记者,在乘车途中遇到美军飞机轰炸覆车罹难。烈士遗体被安葬在朝鲜的一座高山上,面朝祖国。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共有7位新华社记者长眠异国。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矗立着一个高高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周总理的亲笔题字:“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1955年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之前,国际反动势力和台湾当局勾结,阴谋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和周恩来总理,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事件中牺牲的11位烈士包括3名新华社记者:对外部第一任主任沈建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对外部记者李平。

        1999年5月7日深夜,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3人壮烈牺牲。

        80年风雨历程,一代代新华社记者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履行崇高的职责和使命,不断书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传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