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3日 星期四

    给独身老师一个温暖的家

    ——北京市退休教师宋金萍赡养老师28年纪事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3日   05 版)

        编者按:古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北京市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师宋金萍用行动践行了这条教诲。1983年,宋金萍把时年71岁的独身钟老师接到自己家中赡养。28年不弃不离,宋金萍赡养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大家,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工委精心制作了专题片在地区内播放。看了宋金萍的事迹,许多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去年,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揭晓,宋金萍榜上有名。宋金萍的高尚品德为我们的时代点亮了又一文明的灯塔。

        宋金萍事师如“母”二十八年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然而当记者联系采访时,他却婉言拒绝,他说:“老师99岁了,已经风采不在。我不忍心她这副模样的照片上报纸,请谅解。”

        拒绝,印证的是大爱大孝。几经周折,记者还是敲开了宋金萍的门。

        一种无法割舍的责任

        家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人也清清爽爽精精神神。

        宋金萍1942年生人。1953年,他转入王府井八面槽小学(后改为王府井小学),1955年成为钟炳堃老师的学生。

        钟老师生于1912年,终生未嫁,然而,学生们觉得,她就像妈妈一样可亲、慈祥。宋金萍是钟老师的得意门生。宋金萍小学毕业后,常常回学校看望住在单身宿舍的钟老师。

        一天,宋金萍去看钟老师,正赶上老师头痛得直撞墙。他急忙把老师送往医院。经诊断,老师患了严重的青光眼,眼压过高,得摘除左眼球。钟老师孤身一人,没有亲人为她手术签字。宋金萍就责无旁贷地履行了亲人“职责”,签了字。签字的瞬间,宋金萍感觉到了一种无法割舍的责任。从此再也没中断过与老师的联系。

        1983年,宋金萍的女儿宋旸一岁了。妻子杨慧芳的单位分给她一套房。有了自己的房,宋金萍就把钟老师接到自己家里养老。他要让独身的老师享受天伦之乐。

        加上孩子,一个四口之家组成了。

        还是自己替自己来照顾吧

        1990年,爱人单位调房,宋金萍一家搬进了松榆西里社区。老少三代住在一套两居室里。女儿从记事起,就和奶奶住一个屋。

        2000年,钟老师的右眼也失明了。为了不让钟老师在家有“陌生感”,十多年来,家里的一切再没变过样。至今,钟老师仍可以靠记忆触摸着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劳累了一辈子,退休了,该休息了。可宋金萍仍然得像年轻人那么忙里忙外昼夜操劳。宋金萍说:“家里一会儿都离不了人。”宋金萍也步入老年了,疲惫、高血压悄悄来了。

        钟老师已经老得像小孩儿那样爱闹了,只要身体一不舒服,哪怕三更半夜,也“金萍、金萍”地叫。宋金萍想过找个保姆替自己。权衡再三,一是家里没地方住,二是担心钟老师不接纳“生人”,思前想后,还是自己替自己来照顾吧,最省事,最踏实。

        爱人杨慧芳原是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虽然退休了,还经常忙着大学老教协的事。宋金萍与杨慧芳做了分工,杨慧芳包下了钟老师的所有洗洗涮涮,宋金萍负责做饭。宋金萍总是将钟老师爱吃的冰糖葫芦储存在冰箱里,晚饭后给她吃上两粒。多年来,除了三餐,他每晚都为钟老师补充一个小面包和一袋酸奶。

        “我最有福气了,不是他们,我哪能活到今天?”

        从2000年起,老师渐渐失明后,一台收音机就成了她的最重要的生存“伙伴”。钟老师时常意识模糊、昼夜颠倒,晚上常常听收音机,和钟老师同住一屋的宋旸可就苦了。宋金萍抓住老师的手讲理:“旸旸明天要上班,你不睡觉她也没法休息,休息不好怎么能更好地工作?”钟老师很快就明白过来,会说:“好,好。”可一会儿就忘了自己的承诺,又打开收音机,摆弄食品盒。

        近来,钟老师“迷”上了撕手纸。把手纸整卷整卷扯出来,再搓成条。面对满床纸条,宋金萍笑了:“她有些糊涂了,不能跟她较真儿。”98岁双目失明的人,全靠宋金萍一家照料,很累人。宋金萍和杨慧芳说:“已经习惯了,这些日常小事牵扯不了多少精力。”

        老师半夜摸不着东西了,就会和宋金萍告状:“你媳妇半夜来拿走了。真的!”老师还“偏心”,吃饭的时候,总把好吃的往宋金萍跟前放。杨慧芳说:“老小孩儿了,没人计较她。”

        虽然钟老师时常意识模糊,但是提起宋金萍小学六年级的事,钟老师仍记得他是少先队大队长,还能清楚地说出手中的玉器“老寿星”是宋旸给她买的生日礼物,老人说:“我最有福气了,不是他们,我哪能活到今天?”

        “您的学生都来看您来了。”这是钟老师最喜欢听的话。多少年来,每到钟老师生日,宋金萍都会把同学们请来给老师过生日。

        今年2月24日,钟老师99岁了。考虑到老师的身体现状,宋金萍把老同学们请到了家里给老师祝寿,非常隆重,非常热烈……一群老小孩围着一个更老的老小孩,唱着“祝您生日快乐”。

        (本报记者 杜弋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