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关键词解读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31日 02版)
    解读人:杨明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了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早在延安时期,立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我们党就提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就鲜明提出,“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党的十六大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又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列为标题,并将文化建设列为一个专门问题加以论述。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归宿,更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科学判断。从国际来看,进入新世纪,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质的变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从国内来看,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越来越需要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人民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说,文化关乎“安邦定国”,文化关乎“安身立命”。全会正是基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当前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文化建设与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进一步致力于将文化发展繁荣与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融为一体,体现文化立国、注重文化惠民,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二是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坚持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一元主导地位,同时要从实际出发、贯彻好“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构建生动活泼的和谐文化局面。既不能以一元取代多样,也不可以多样来淡化一元。三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近代以来革命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更要立足于当代实践,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四是文化内涵与文化载体的关系。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是文化创造、传播的载体,文化内涵是文化建设的“神”,文化载体是文化建设的“形”。形神具备,才是文化建设的要旨所在。五是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既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更要让中国的新文化“走出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