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记者常常在哪儿采访,怎么采访,写出什么,大致就能判别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记者。
扮成智障人员,深入问题现场;骑着电动车,颠簸在县市村镇……他要努力使自己“低”下去、“潜”下去,“走”进去。在众声喧哗中,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质朴、沉静甚至苦痛。这就是百姓记者。
百姓记者决不随随便便地把自己与高高在上、高谈阔论贴上等同的标签,他要与周遭最普通的人们成为一体,成为社会肌理中看似最微不足道的一份子。
师者耕心,医者仁心。记者呢?将心比心。“如果我是……”、“如果我在……”、“如果我……”这一连串自问,与其说这是一种习惯,倒不如承认这正是记者的本分和使命。
百姓记者需要有百姓立场。“新闻教育培养的不是矫揉造作的布道士,而是朴实的传播者,用‘普通人的声音’把事实传递给人民。”在那些琐碎的、日常的、触手可及的百姓声音、百姓情感、百姓故事之中,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力量,新闻的力度,生活的温度。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更多的记者再一次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面对现实,发现问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笔下呈现的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认同和关注,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媒体真正的公信力因此而建立——因报道,而认识;因认识,而接近真相;因真实,产生信任;因信任,更加亲近。
百姓记者毋忘时代之责。我们常常感慨,在那些力透纸背的好作品之下,打动我们的不单是记者“妙笔生花”的文字,更是记者的平民意识,对民生疾苦、真情实感的体谅和动容。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萧乾的《到莱茵河的前线》、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都曾作为一个时代的拓片,让我们铭记。食品安全、公民权益、上学、就医……在一次次“舆论旋涡”中,“媒体担当,时代之责”,已转化为一种无言的行动——走入最广大的人群,才有更广阔的视野,才有更深刻的认识,才有更澎湃的感情,才有更自觉的行动。百姓的悲喜哀乐,百姓的呼声、正当诉求和合理要求有了出口,他们的生活有了张力,记者的生活更有了激情。他不仅仅是记录员,更成为社会进程中的参与者、推动者。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遵循新闻观,由源头开启的一次实践。也让我们重新思索,如何成为一名百姓认可的记者,应朝怎样的方向前行?
做百姓记者,是辛苦的。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时之举。这需要他常年在基层行走,将自己深深根植在民众中间。做百姓记者,也是幸运的。当人们长久记住他们的报道,一次次品味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动,他们内心收获的将是无与伦比的安宁和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