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加强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七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25日   01 版)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领会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根本之道,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之源。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文化在推动民族素质提高中的作用还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等等。解决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我们一定要有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紧迫感,努力突破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障碍,解决我国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办法和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在新形势下,各地和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不断加强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永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改革是根本途径,创新是强大动力。我们要大胆冲破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规定,革除一切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要把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作为关键环节,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核心目标,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就要注重文化开放格局,大胆走出去,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把中国文化更好地展现于世界文明的大舞台。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要进一步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

        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文化发展任重道远。只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勇于实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一定能够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