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一目标,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共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项惠及全民、依靠人民的事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何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对此,基层群众有着切身的体会、殷切的期望。本报从今天起特开辟专栏“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基层文化大家谈”,陆续选登来自基层的稿件,传递各界群众的心声与建言。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电影公司经理 金怀波:
刚过去的周末,下着濛濛细雨,我正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记者给我打电话,让我说说对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有什么建议。我说,听了六中全会精神,真是给我注入一针强心剂,让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农村电影放映的春天来了!
说到电影,我认为放映队伍的培养这件事太重要了,应该加大投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稳定的放映队伍。现在的放映员大多五六十岁了,很多人只会摁摁按钮,放放片子,一出差错就不知该咋办。年龄增长、体力渐弱、知识老化,这些问题都使这支队伍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所以,要培养年轻、专业的放映队伍,要加大培训的投入,提高待遇,让年轻人安心、高兴地从事这项工作。
对了,可以改进的还有一件事,就是电影放映场所。现在一些地方电影放映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方法,在马路上找两棵树或电线杆把影布一挂,支起机器就放,这样既不安全,放映效果也不好。可不可以好好地结合本区的实际,规划一下。
下一步我们这里就要和区里文化大院建设、社区广场建设结合,每村建一个放映电影的固定场所,让老百姓安心、舒心地看电影。
现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国家有补贴,这是好事。六中全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机遇,我们应乘势而上,和政府、企业携手,以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方式,寻找电影放映市场化的最佳切入点,我们打算这几年之内把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的“输血式”改为“造血式”,真正把农村电影放映推向市场化。
说到市场化,我认为影片质量是最大障碍,影片质量上去了,老百姓愿看了,企业就能看到宣传效果,就愿意出钱,市场化的路子也就顺了。现在放映的公益性影片大多观众少,政府应当把群众喜欢的影片加大向公益投放的比例,尤其是多拍一些地域性强的戏剧影片,像豫剧《程婴救孤》、《乡村警官》、《村官李天成》这样的,在鲁西、豫东、豫北很受欢迎,群众百看不厌。
(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孟昭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