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水几重啊,山几重?水绕山环桂林城……是山城啊,是水城?都在青山绿水中……啊!此山此水入胸怀,此时此身何处来?……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桂林山水甲天下”……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印象·刘三姐》开了全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演出单位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来宾市开创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来宾模式”,成为全国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广西综合出版实力跃升至全国第8位,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经济规模综合排名居全国图书出版单位第6位、大学图书出版社第2位。
八桂大地,文化亮点频现,文化广西奏响新华章。
改革创新显活力
2009年,广西全面完成7家图书出版社、9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和19家县(市)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目前,广西新闻出版业已有5家集团。
迈开集团步履,走向集约化经营,体制上的创新使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兼并南宁矿务局茅桥机械厂成功,跨行业兼并开创了资本扩张的先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推进以股份制为核心的体制创新,3个管理层持股的股份制公司显示了新机制的活力。
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使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桂军逐步形成。广西是全国率先实行文艺家签约制度的省区之一,这项制度激励了广西文艺创作,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以舞台艺术为例,近些年,先后有舞剧《碧海丝路》、桂剧《大儒还乡》、音乐剧《桂花雨》等精品剧目荣获各类国家级大奖。
文化产业入佳境
广西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千亿元产业来抓,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随着“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的突破,各种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广西目前拥有的28个国家与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民营企业占15家。
五六年前,广西动漫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经过几年“拓荒”,民营动漫企业发展到30多家,形成类别较为齐全的动漫产业链。
政府引导、民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于2004年3月开始公演,至2010年底,已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总票房收入超过6亿元。
以“一地一品一业”形式开拓地方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广西文化产业一个新增长点。在桂林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产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惠民道路宽
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广西努力探寻统筹城乡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大力组织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正加速覆盖广西各个行政村。“五个一”包括: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综合活动室,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求乐、求知、求技。
广西各地探索并形成了一批有声有色的群众文化民生品牌:“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大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热火朝天地铺开;南宁的“绿城歌台”、柳州的“柳江之夏”、桂林的“漓江之声”、柳城的“百村百戏”……都吸引着群众积极参与。
文化民生建设,“富”的是群众的脑袋,广西还成功探寻出多种“文化致富”模式,让群众的口袋也富起来。如以文化项目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阳朔模式”、民族生态文化型的“靖西模式”、休闲文化旅游型的“恭城模式”……
走出国门硕果丰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开始着力打造中华文化走向东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广西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歌舞剧《刘三姐》先后到东盟各国演出,受到当地欢迎。
自2006年以来,广西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2010年,广西制定了《广西与东盟文化合作行动计划》,之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应运而生。
无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已延展到多个领域。随着越南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柬埔寨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项目逐步生产运营,山水实景演出也将走进东盟。2008年至2010年,由广西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中国图书展销暨版权贸易洽谈会,先后在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地举行,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版权贸易合同的图书达1503种。
本报记者 刘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