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六省市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观点集粹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20日 11版)
    十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参加“北京市社会公益活动周”活动
    推进社区青年汇、乡村青年社终端平台建设

        编者按 前不久,由北京、上海、广东、大庆、南京、杭州六省市共同主办的“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重点围绕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规划、体系设计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工作模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南京市、杭州市、深圳市、大庆市、嘉兴市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主旨发言和交流发言,分享了各省市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典型做法、创新经验和实践成果。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京市社会建设研究基地专家就当前社会建设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作了重点介绍和交流。本报现摘要刊发有关省市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供交流参考。

        构建科学体系 实现全面覆盖

        □ 宋贵伦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市、区(县)均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党委社会工委和政府社会办,不断健全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不断推动实践创新。其中,构建科学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是主要特点。

        着眼于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科学体系,2008年,出台了以《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的“1+4+X”文件,提出了构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的目标,突出了工作重点。2010年,推出《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围绕6方面、40项内容扎实推进实践创新。今年,市委十届九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的五大目标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十项重点工作;同步制发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核心、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社会领域党建为龙头的“六大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北京社会建设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努力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城乡一体化、各类人群全面覆盖,是另一个工作重点。坚持以科学体系指导实践创新,北京社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实施养老助残“九养”政策、基本实现“五无”目标。设立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以实施《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加强社区和楼宇服务站建设、打造“一刻钟社区便民服务圈”为标志,公益、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二是基本形成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体制。不仅在市、区(县)成立了专门的社会建设机构,还在大部分街道乡镇成立了社会工作党委,建立了可覆盖全市80%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的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与首都高校院所共建了9个研究基地,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

        三是初步形成各类群体服务管理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在东城、朝阳、顺义开展综合试点,探索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并将在全市推广。完善流动人口双向管理协作体系和“以证、以房、以业管人”模式,推广石景山新居民互助服务站经验。开展民族团结创建系列活动。推广开展“阳光中途之家”建设,不断创新对各类人群的服务管理。

        四是基本形成“三位一体”的社区建设规范化模式。围绕构建社区党建、自治、服务“三位一体”格局,按照“一分、三定、两目标”的思路,从七方面、若干指标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投资60个亿,按照350平方米以上标准,全面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条件,基本实现社区建设“三有一化”(有人办公、有地方办公、有经费办公,社区党建区域化),建成1600个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

        五是基本形成“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构建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业务一起抓的分类管理、分级负责、自我管理和发展的服务管理体系。支持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的大型社会组织发挥政治纽带、业务龙头和工作平台作用,在先期22家基础上,拟最终形成以约30个人民团体为骨干的大型组织“枢纽”。

        六是初步形成“社工+义工”的社会动员和服务联动模式。实现三个“5000”,选聘5000名“大学生社工”、5000名大专以上人员到社区工作,有5000多人获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全市社工平均年龄降到40岁。培育了24家社会工作事务所。初步转化奥运志愿工作成果,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意见》和《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引导专业社工带领义工参与社会服务,向社会组织购买300个公益服务项目、200个社工岗位。

        七是初步形成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督促检查、责任追究机制,不断加大矛盾调解力度。形成了以劳动争议调解“六方联动”机制、西城区“民事调解进派出所”、原崇文区“信访代理制”等为代表的一批新模式。

        八是基本实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街乡镇社会工作党委建设加快覆盖。在“枢纽型”社会组织推行“3+1”工作机制,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和社会工作部门。实现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建立了党建、社会工作站,预期今年底实现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五站合一”全覆盖。(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

        探索社会建设和管理新路

        □ 施南昌 

        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要求,从特大型城市特点出发,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努力探索特大型城市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模式。

        一、上海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索

        1、创新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大联勤”机制。在区县层面探索建立“大联动”机制,加强条块协调与联动,构建起集约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在街镇层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勤”,加强社会面的前端管理、主动管理、联勤管理,有效解决城市前端管理缺位和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责权分离等问题。

        2、创新“镇管社区”管理机制。主要探索了两种模式:一是镇直接管理模式,大部分郊区镇成立“社区管理办公室”作为镇政府内设机构,专门管理所有居委会。二是划片管理模式,对承担大型居住区任务、人口集中导入的城郊结合部的大型镇和新城地区,在镇下面设置若干个管理服务组织——社区中心,实行分片管理和服务。

        3、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探索社会组织孵化方式,建立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并指导有条件的区县合理规划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探索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建立公益招投标制度。

        4、创新新型社区管理体系。上海将社区定位在街道和居民区,在街道注重推进街道党工委领导、政府为主、社会协同、各方参与的社区共治;在居委会注重推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

        5、创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综治工作中心全覆盖,在完善社区“四个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级。

        6、创新实有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实施居住证制度,依托居住证制度构建来沪人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率先探索“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和服务,建立全市共享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有序推进居住地服务管理试点工作。

        7、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方法手段。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面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健全评估嵌入行政决策或审批程序机制,探索评估工作中立性。

        二、下一步推进上海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思考

        1、在工作理念上,既注重加强当前面临的薄弱环节,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规范和完善“镇管社区”体制,努力解决城乡结合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薄弱的问题。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联动机制,健全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的机制,提高街道层面的条块协作能力。

        2、在工作推进上,既注重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更注重创造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加强人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进一步畅通有序的民意表达机制,健全群众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机制。加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总结推广基层“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管理服务新模式。

        3、在工作保障上,既注重强化已有举措的落实,更注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着力推进保障措施建设。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求在相关人员岗位设置、薪酬待遇等方面有实质性突破。切实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大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加强社会管理法制保障,将世博工作中的有效管理举措纳入地方立法范畴,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探索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机制。(作者系中共上海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 刘润华  

        今年7月,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社会建设工作,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和7个配套文件。其中一个重要亮点,是按照中央关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的要求,在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结构,建设“幸福广东”。

        “强党委”是共建共享的根本保证。一是确保各级党委牢牢把握社会建设方向,以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引领和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二是以公平正义为导向,以社会规范特别是法治建设为保障,营造文明法治、公平正义、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三是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社会建设。

        “小政府”是共建共享的重要前提。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对社会管理控制”向“为社会和群众服务”转变,从“为社会撑船”向“为社会掌舵”转变。二是加大向社会简政放权力度,将行业管理与协调、社会微观事务服务与管理等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三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重点在公益服务类、工商经济类、学术联谊类、咨询经纪类、公证仲裁类等社会组织率先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大社会”是共建共享的具体表现。一是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办法,探索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申请登记。二是加快对现有的社会组织去行政化进程,逐步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调整为业务指导单位。三是实施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计划,建立孵化基地,支持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慈善帮困等服务。四是强化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五是推行“社工+志愿者”的社会服务模式,“十二五”期末,广东将建成4个省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50个重点实训基地,注册志愿者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

        “活基层”是共建共享的重要基础。一是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组织为基础、社会组织为补充、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服务管理格局。二是完善村(居)民会议等民主决策制度,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三是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形成跨部门、综合性和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区服务模式。四是逐步把外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平等参与自治和管理。

        “广参与”是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一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责任感和权利与义务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会事务。二是坚持开门立法,完善重大决策的咨询论证、公示、听证和旁听等制度,增强立法、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三是健全特邀政风监督员制度,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参事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制度。四是推行网络问政、微博问政、媒体问政和公民论坛等沟通方式,拓宽公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渠道。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重源头预防 重基层调处 重机制化解

        □ 叶 明

        近年来,杭州市针对改革发展进程中社会矛盾凸显的问题,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注重源头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坚持从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工作。一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始终把破解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相关的民生难题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连续多年开展破“七难”工作,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新路子。二是从推进民主科学决策入手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社会公示与听证、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成立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推行开放式决策,建立“两家两中心”,完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三是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入手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形成了多种形式同时受理、多层面、广覆盖的诉求表达网络。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注重调解优先就地调处矛盾。杭州市坚持调解优先,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调解上下联动、功能互补、衔接有序、运作高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和事佬”协会,实行草根“调和”。有效发挥了身边人掺合身边事、草根力量化解民间矛盾的优势。二是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实行群众“维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立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制度,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的地域和领域。三是健全完善综治工作中心,实行联合“导和”。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办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按照“8+X”工作模式,建立联动机制。四是政法部门与人民调解对接,实行依法“促和”。落实“警民联调”、“诉调衔接”等举措,把人民调解这一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与司法裁判这一确保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组建“网络律师团”,推进乡村法律顾问工作。五是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实行专业“调和”,完善仲裁调解。

        注重完善机制妥善化解矛盾。杭州市通过创新和完善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一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完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等机制。二是完善网上舆情应对管理机制。构建以党委宣传部门为指导主体、事件处置单位为责任主体、主流网络媒体为主阵地的网上舆论引导新格局,提升应对能力。三是完善涉法涉诉信访司法救助机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诉讼当事人,依据相关政策对其施行生活救助和法律援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者系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构建体系 完善格局 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于洪涛  

        近年来,我市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工作思路基本明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坚持以“新的生活水平、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品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秩序”为目标,全力打造“五和”生活愿景。着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努力创建具有大庆特色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模式。

        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一是健全完善了组织体系,形成多方联动、统分结合的工作体制;二是健全完善了政策体系,相继出台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等49份文件;三是健全完善了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四是健全完善了工作推进体系,建立了多系列、多层次工作量化考核办法。

        民生改善不断加强。一是满足基本民生,三年累计新增就业1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建立完善了城市“十位一体”、农村“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二是建设小康民生,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0000元、8000元。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三是发展现代民生,建立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工作创新多点推进。一是推进地企共建,实现了公共资源共享和地企干部互任;二是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实行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双轨制”;三是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会工作站“三位一体”职能,全面开展“责任社区”建设;四是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专项推进组,推进“百家社会工作机构”建设;五是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性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六是对社会矛盾纠纷实行“六条联动机制”,建立各类民调组织7200多个;七是建立群众工作站228个,化解矛盾纠纷1300多件;八是以“先锋分子俱乐部”为载体创新社会领域党建的管、建模式,通过“两推一考直选”方式选配社区党组织书记;九是推进警务体制改革,形成市局、城市分局两级管理,实现警力真正下沉;十是全面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与管理,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机构服务,实现对社会各类需助人群的全覆盖。

        工作保障扎实有力。完善信访代理等项制度,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防十弊、办百事、进千企、联万家,实现行政提速、服务提质、执行提效、形象提升。(作者系中共大庆市委常委、社会工委书记)

        把握大势勇探新路 建设人民幸福都市 

        □ 许 宏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同志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纳入到‘两个率先’总体布局抓紧抓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我们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是深入开展社会建设调研,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立符合基本现代化特征、富有南京特色的社会建设“八大体系”等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统筹协调。成立了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区县组建社会建设工作机构。三是研究制定社会建设政策体系。出台了一批重要文件,初步建立社会建设政策体系。四是做好社会建设重要政策实施和重要工作的督查。对全市社会建设年度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月报分析制度,每季度开展督察检查。

        “十二五”期间,南京将步入发展新阶段。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机遇期,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社会建设工作:一是系统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公共服务工作;二是全面推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工作;三是有序推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参与工作;四是整体推进以全面覆盖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

        从南京实际出发,我们着力建立健全六个方面工作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调有序、执行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二是合作协调机制。建立社建委与部门、区县之间稳定的沟通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党政联手、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社会建设工作格局。三是社会联动机制。重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建社会建设研究基地、研究网络和民意调查中心。四是项目推进机制。推行社会建设和管理项目化运作,建立社会建设和管理项目库,使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实施有目标、推进有步骤、效果可评估。五是典型引导机制。在全市各个区县实事求是选树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不同典型,引导区县因地制宜创新社会建设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六是评价考核机制。把社会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把社会管理创新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单位,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工作考评,确保按节点推进、按责任落实。(作者系中共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书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