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腕参演的公益晚会《黄河情韵——大型民歌演唱会》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浓郁的地方风情和原生态的民歌演唱,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这些新歌是词曲作者特意下去采风所整理创作的,而来自黄河流域八省区的八个民族的歌手的纵情放歌,也让人尽情领略了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晚会质朴清新,让人大饱眼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有关黄河的歌曲很多,有民歌、小调,也有创作歌曲,人们熟悉的名歌也不在少数,最著名的如《黄河大合唱》等。但此次《黄河情韵》演唱会,仍给人很大的惊喜,因为又有一些鲜活、生动的民歌被挖掘出来,而且由沿河八省区的歌手演唱其所在地的民歌,更是以原汁原味征服了听众。这要归功于主办方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等三家单位充足的组织工作,他们组织资深作曲家、著名诗人和作家,组成黄河民歌采风小组,从5月4日开始至6月6日,从山东黄河入海口东营开始逆行而上到青海黄河源头,共历时34天,行程一万三千公里。这些艺术家不怕艰辛,一路风尘深入基层,吮纳大河文化的精华,先后搜集各民族民歌2890首,采访了数十位民歌传承人,为创作、整理这些歌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根据采风资料,通过挖掘、整理、再创作,精心选择了植根于黄河流域各省区、各民族的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歌曲及建国以来的新民歌35首,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事实证明,艺术源于火热的生活,只要潜下心来,深入民间,就能汲取营养,触发灵感,从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之作。
《黄河情韵》演唱会由《序》、《船夫壮歌》、《沿河情歌》、《经典红歌》、《民族心歌》和《尾声》六个部分组成,独唱、小合唱、合唱及歌伴舞等不同形式,由黄河流域不同区域的歌手演绎,不同的风俗在歌曲上的体现十分鲜明,那就是风格的流变和风情的差异。如各省区都有船夫号子,但却风格各异,陕西的悠扬、高亢,山西的淳朴、清亮,宁夏的抒情、婉转,山东的敦厚、洒脱,河南的激越、刚烈,内蒙古的则昂扬、雄浑,一泻千里,将黄河文化孕育的不同民风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大开眼界。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演唱者虽不是名家大腕,但却唱得声情并茂,回族的慧茹、蒙古族的格日勒、俄罗斯族的阿不力孜·聂、东乡族的何清祥、藏族的卡毛才让等原生态的天籁之音,让人如醉如痴。据悉,有些歌手就是这次采风中发现的。由此可见,深入生活不但能创作好的作品,还能发现好的人才。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要经常走下去,到民间,到基层,到群众中去,为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