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缅甸总统访印 两国各取所需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14 版)

        10月12日至15日,缅甸总统吴登盛携13名部长访问印度。这是吴登盛今年3月底担任新政府总统以来,继5月初赴印尼参加东盟首脑峰会及5月底访华后,又一次重量级的外访活动。

        也许与10月12日至14日几乎同期访印的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撞衫”的缘故,吴登盛12日抵达印度后,得以在3天半的行程中,拿出近2天的充裕时间游览印度三处佛教圣地。12日是缅甸重要的宗教节日结夏点灯节,拜谒佛教圣地,表达礼佛敬僧的虔诚,无论国民还是随行官员都对吴登盛此举乐见其成、充满理解和敬意。10月17日官方的《缅甸新光报》就对参观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

        吴登盛14日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统帕蒂尔,并与总理辛格和外长克里什纳举行了会谈。稍后,吴登盛与辛格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发表了包含44项内容的《联合声明》。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吴登盛总统访印有效行程短促,有形式大于内容之嫌,但缅、印各取所需,成果较为丰富。

        缅方首先获得了印方对新政府的肯定。对吴登盛新政府来说,尽快改革开放以树立新形象,划清与前军政府界限,对内安抚民众,对外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的认可和肯定是当务之急。印方充分满足了缅方的这一首要关切。印度总统帕蒂尔的国宴致辞及印缅《联合声明》均对吴登盛新政府表示了肯定和支持。《联合声明》特别指出,印度总理向致力于民主政府转型的缅甸总统表示祝贺,并且盛赞和欢迎缅方“正在进行中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其次,缅甸获得了来自印度的国际声援。在与吴登盛的会谈中,辛格强调,印方希望作为环孟加拉湾经济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的缅甸,在任期内更加富有成果和有所作为,并支持缅方提出的主办该组织领导人峰会的倡议。印方重申,缅甸是印度与东盟间的“天然桥梁”,希望借助缅甸实现“东向”战略。

        另外,获得来自印度的经援及技术和项目支持。印方承诺延长3亿美元的对缅特殊项目贷款,并提供5亿美元的新贷款。双方还强化了科技领域的合作,细化了《印缅2012-2015年度科技合作规划》,印方承诺在缅甸设立科技和农业研究中心。双方还同意增设、增开边贸机构。

        从印度的角度来看,吴登盛也投桃报李为印方送上了丰厚的回报。首先,缅方承诺全力配合印方打击和防范缅印边境的印度非法武装和恐怖组织。印度东北部和缅甸的国界线长达1640公里,这些地区多为崇山峻岭,致使武器和毒品走私交易泛滥,成为印“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等反政府武装的大本营,给印度政府制造了很多麻烦。此次随同出访的缅国防部长及负责边境事务的部长专门与印方对等官员进行了专门磋商。缅方表示继续加强双方的情报交流和军事合作,并承诺“缅甸领土不允许从事对印度的武装行动”。

        此外,在《联合声明》中,缅方正式承诺强化缅印双方在水利水电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发领域的合作。当前,印度在缅甸实皆省北部投资的两个水电站已经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安全是印方关注的重点。关于能源及公路、铁路和港口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双方也在《联合声明》中予以规划。

        最后,缅方还郑重表示,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是缅甸领导人首次在外访期间,对印度入常表示高调支持。分析人士认为,吴登盛政府对联合国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前军政府,希望能在联合国框架内获得印度的支持。

        显然,吴登盛政府希望与周边邻国特别是中、印等大国建立友好互利的关系,逐步扩大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以更加正面的崭新形象尽快融入国际社会。 (本报仰光10月17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