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移动微博创新社会管理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16 版)

        关注政务信息、浏览民生新闻、进行社交沟通、交流生活心得……广州白领echo已经完全习惯于享受由移动微博所构建起来的“微生活”。用echo的话说,相对于其它微博,移动微博本土化、社交化、移动化的特征更具有吸引力。“在这个圈子里,大家相互熟悉,又有共同话题,使用起来放心多了!”

        据了解,echo口中的移动微博,前身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移动139说客。2009年,中国移动推出了国内首个由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微博服务“139说客”。今年6月,139说客正式更名为移动微博,被誉为“中国最真实的网络生活方式”。截至目前,移动微博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亿,其中活跃用户数近3000万。作为国内改革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广东更是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的风暴眼。移动微博在广东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注册用户数超过430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1400万,分别占全国的48%和5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等社交类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政府关注民生了解民情、民众网络参政网络问政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提供微博服务的平台众多,移动微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大民生微博呢?

        记者观察了解到,与国内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微博服务不同,移动微博在运营模式上以手机号码注册,在确保了用户分享内容的便捷性、真实性,有效威慑了虚假信息、垃圾信息的传播;而在技术创新上,移动微博构建了“微博联盟”和“开放平台”,通过该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可自动同步至其他微博,实现了多微博一键式管理,最大程度方便了用户,为用户节省流量费用。

        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表示,中国移动推出微博服务,一方面是以用户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创新、便捷、安全的微博社交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激发社会活力、提升民生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移动微博走出了与国内其他微博服务不同的发展之道,致力于打造社交化(Social)、本地化(Local)、移动化(Mobile)的民生微博,助力政府、企业、民众搭建基于“信息强政、信息兴业、信息惠民”的新型微政务宣传平台和微民意沟通平台。

        据悉,民生微博的发展理念得到广东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移动微博在广东共开通了政府类民生微博账号246个,商企类民生微博账号共606个,媒体类民生微博账号共184个,为政府履行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提供了重要、便捷、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在东莞,移动微博关注草根话题,扩大了民生话语权。东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多。移动微博通过“爱莞闲事”账号聚集了一群来自外地的、热爱环保的年轻新莞人,坚持发布东莞本土的逸人轶事,宣传“爱管闲事”及“爱东莞”双重文化含义,推动广大外来工以最简单最日常的态度去关注这座城市每天的变化,增进东莞市民的城市荣誉感,营造市民互助协作的社会风气,促进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共同繁荣。当前,“爱莞闲事”移动微博的粉丝接近10万人,影响范围也超越了东莞本地向其他珠三角城市渗透。

        在惠州,移动微博开通民意直通车,提升了民生幸福感。中共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于2010年9月入驻中国移动139说客,成为移动微博中的第一位书记说客。黄业斌认为:“开微博不是开来秀的,而是开来用的。网友的问题,不要过滤,原汁原味地抛给我,哪怕是骂我也行!”据悉,黄业斌书记的移动微博浏览访问量已经超过500万人次,为市民搭建起用手机随时随地与市委书记“零距离”沟通的渠道,同时也便于书记更直接了解民意,有效扩大政务公开的社会影响。

        在阳江,移动微博打造网络问政平台,拉近干群距离。2011年8月,广东省第一个政府微博问政平台——阳江市政府网络问政平台正式上线移动微博。上线当天各机关单位发布和转发内容达到数百条,参与人数上千人,实现了政府和民众的面对面沟通。为此,阳江市政府还配套出台了《阳江市网络问政信息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从信息收集、研判、交办、回复、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环节规范网络问政行为。

        专家认为,微博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大势下的新兴应用,延用旧有的社会管理办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引导微博走向成熟、健康发展,应该主动学习微博、运用微博、管理微博。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借鉴移动微博在广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将微博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打造面向民生的、集网络行政、问政、优政为一体的新型微博服务,为助力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本报通讯员 童 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