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让人民群众共享精神盛宴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述评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01 版)

        一组数字背后

        一组闪光的数字,标示着我国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011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315.53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29.8%。

        一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各级文化部门的圭臬。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并给予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使这项建设呈现出全面推进、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受益者众的喜人态势,使我国城乡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硕成果。

        国家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这里有一份长长的名单——

        国家图书馆二期、国家博物馆改扩建、梅兰芳大剧院、国家话剧院剧场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故宫博物院中轴线主要建筑、恭王府府邸等一批文物古建修缮工程顺利竣工;中国歌剧舞剧院、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等单位喜迁新址,成为展示国家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和首都新的文化地标。与此同时,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央歌剧院剧场等一批建设项目相继启动。

        从创建到共享

        今年1月,文化部召开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并与财政部联合实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将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一个亮点,出现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这就是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等文化机构、设施的免费开放。今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意见》,并随即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免费开放工作。

        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全面免费开放后,文化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此次推进免费开放工作涉及到全国6000多家县级以上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近4万个乡镇文化站。

        3月2日,春风拂面,中国美术馆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这是中国美术馆发展历程新的起点。

        中国美术馆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功能与性质更加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成为国家文化惠民的新平台。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面向群众开放,不收取门票,其免费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现有基本服务的免费提供,包括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免费开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健全并免费向群众提供。免费开放惠及各地基层群众。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伴随科技进步而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该工程总投资4.9亿元,并按照“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建设和服务成就显著,在软硬件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全媒体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绩,特别是在读者服务方面,亮点突出。截至今年6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560TB,形成了一批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特色数字资源库,包括面向中央国家机关和重点教育、科研、生产单位的各类型学术性专题数据库,面向社会公众的图书、报刊、影视、音乐、讲座、展览等资源,以及面向少年儿童、盲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门数据库和面向图书馆界的联合编目数据库等。

        去年9月,文化部启动了全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并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上海、浙江、广东、安徽、陕西9个省、市开展了试点工作。一年来,9个试点省、市已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3055个。今年,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中央财政投入2亿元重点补助中西部省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根据规划,2015年,我国将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国所有乡镇和街道、社区的全覆盖。

        一项基础性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基本实现了它的建设目标:“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村村通’”。截至2010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一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覆盖率达100%;2867个县级支中心,覆盖率达95%;22963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67%;59.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98%。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累计为9.6亿人次提供了服务。目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8TB,整合制作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207个。“十二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的建设总量将达到530TB。

        欢乐下基层   

        十七大以来,文化部大力推动群众文艺创作演出的繁荣发展,组织了一系列示范性、导向性的品牌文化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影响面广,有效带动了各地基层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去年,文化部抓住举办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五届“群星奖”评奖活动的契机,努力改进“群星奖”评奖工作并建立“群星奖”获奖节目巡演机制,评选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生活气息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推出了一批在当地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和一批长期扎根生活、具有蓬勃朝气和创造力的群众文艺工作者。

        高歌上云霄,欢乐下基层。文化部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一批国家艺术院团在基层建立起服务基层基地,常年开展“三下乡”慰问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公益性艺术活动。文化部在政府组织的重大艺术展演中实行低票价、农民工专场等措施,引导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院团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本报北京10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谌 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