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广东红段子为何这样红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16 版)
    深圳3万人次市民通过红段子平台发送自己的笑脸。图为市民观看刚出炉的“微笑地图”

        “如果我是一位诗人,我一定为您写一首最豪迈的诗歌;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一定为您画一幅最绚丽的图画;如果我是一位歌唱家,我一定为您唱一支最动听的歌儿。党啊,亲爱的妈妈,祝您90岁生日快乐!”。

        《童谣变迁》:幸福生活在眼前,我忆童谣回童年:“葫萝卜,比蜜甜,眼看就要过新年,娃娃想吃肉,爸妈没有钱。”改革开放三十年,我改童谣看变迁:“好日子,比蜜甜,无论平时或过年,娃娃想吃啥,爸妈忙掏钱。”短短三十年,生活两重天,日子红似火,百姓笑开颜。  

        ……

        一段段文字,或许辞藻不同,或许结构不同,或许内容不同,但它们都是“红客”们以“晒晒咱的好日子”为题,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记述自己的幸福感受。

        为何要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表示,红段子网络文化的构建和管理,是净化网络环境、弘扬主流文化的现实需要。手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活动,逐渐成长、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拇指文化”现象。然而,文化多元化也造成大量“亚健康”或不健康文化的流行。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读者,人人都是作者”的交互性,导致各种低俗的“黄段子”“黑段子”流行于网络和手机之间;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非法收入,通过上传淫秽图片和视频等不良信息吸引手机用户点击浏览,大量涉及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WAP网站充斥其中。 

        “亚健康文化”的传播,腐蚀和扭曲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折射出时代文化危机,呼唤主流文化的修复。构建红段子网络文化,是信息服务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应主流文化在网络媒体上暂时“缺位”现象而采取的“补位”行为,也是占领新的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作为对抗“黄段子”、“黑段子”的急先锋,广东红段子大赛历经六载风雨,成为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主旋律,并为青年搭建网络创业的平台,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010年,红段子收获累累硕果,包括全国通信行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管理创新一等奖等。

        2011年,广东红段子大赛以“红颂中华 幸福广东”为主题,于6月23日再度启程,在岭南大地掀起新一轮网络新文化传播热潮。

        红段子传播健康网络文化

        今年,广东网络文化创新创业活动围绕建党90周年、建设幸福广东、深圳大运会、辛亥百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等热点话题,在延续往届红段子形式的基础上,新增了小小说等形式,为红段子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官方网站开设“我的空间”,为“红客”们提供传播幸福理念和幸福故事的信息交互和分享功能。

        而后,广东移动通过“幸福广东网络创作大赛”、“幸福广东网络文化论坛”和“幸福广东文化标杆评选”等活动向群众宣传幸福理念、传播幸福文化、汇聚幸福力量,并与移动微博深度结合,奏响“问幸福、找幸福、创幸福、汇幸福”四步曲,传播幸福理念和幸福故事,为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民生服务并最终实现“幸福广东”添砖加瓦。

        广东移动面向厂区、社区、校区开展“红歌颂中华”、“红书读中华”、“红图秀南粤”、“红客游南粤”、“党建知识大赛”等专项活动,广泛征集积极向上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反映时代特征的红段子作品,扩大群众对党的历史、发展等方面的认识,普及党建知识。其中,广东移动结合“党讯通”、“团讯通”开展党建知识有奖问答活动,邀请“红客”通过红段子平台针对党的基本知识、光辉历程、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有奖问答,赢取丰富奖品,同时,举办“异样年华 一样情怀”党建印记征集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来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征集不同年代“红客”关于党建不同认识的作品,唱响红色主旋律。

        红段子借力“围脖”打造沟通互动平台

        一位“红客”告诉记者:“在新的红段子平台下,我们除了可以发短信抒发情感,讲述自己的故事,用图片记录美丽动人的瞬间之外,还可以用视频与人分享那些令人感动的时刻,甚至可以用移动微博晒晒自己的幸福生活了,这样的红段子更加可爱了。”

        随着微博这一新兴事物在国内迅速得到了普及,广东移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本年度红段子活动中融合红段子客户端、移动微博等支撑平台,并组织开展微访谈、微公益、微调查、微博红段子等活动。据了解,第一期微访谈《我和宋庆谈微博创业》以新颖的形式拉近了嘉宾与网民的距离。访谈中,网友可以通过移动微博成为记者,博友刘小媛就“能说说引发你创业的灵感来源吗?”和2010年红段子大赛10万现金大奖得主宋庆进行了交流,并得到满意回复。

        微访谈每半月举行一期,访谈的嘉宾来自五湖四海、涉及各行各业,他们中有的是名人、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因为红段子走进了访谈直播间,因为红段子成为了健康网络文化的传播者。此外,在原有红段子官网的基础上,广东移动开通红段子新浪、搜狐官方微博,帮助大众更进一步了解红段子活动的开展情况,促进“红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红段子活动首次启用了手机客户端这一新颖、时尚的小插件。启用第一天,客户端下载量便已破千,现今已成为红段子活动开展的强力助推器。用户在用手机客户端浏览时,遇到感兴趣的红段子,可以通过客户端读取手机通讯录,用短信的方式转发红段子。在智能手机日渐风行的当下,这不仅方便了红客,也极大地推动了红段子活动的开展。

        为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投身网络文化创新创业,今年红段子活动延续了历届下载、转发收益分成模式,也延续了“周有周度奖、月有月度奖、决赛更有十万大奖”的奖励政策。

        红段子提供的是一条文化创业的途径,用手机编写短信、彩信、手机小说等作品,只需花一毛钱,将作品发送到红段子平台,就可以享受作品被下载转发的分成。以2010年实际总转发量6.8亿条估算,红段子仅2010年就为广大参赛用户提供近700万元的分成创业资金。

        网络专家们表示,广东红段子之所以这样“红”,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对健康主流文化的共同需求。因为红段子的主题总会紧扣政府、社会、民生的关注点,在大众间传递健康和真情,在人类社会颂扬美德和理想,播撒知识和文明,并将主旋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红段子得以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不仅让群众获得了精神上的财富,还给不少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部分群众因此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创业平台,实现了文化创新与财富产出的直接对接,掀起了一股网络创业的新风潮。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