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近日在出访东南亚期间,提出所谓“价值观外交”,意图在亚太地区构筑起一个基于“自由、民主、人权、法制”等所谓共同理念而又把中国排出在外的民主联盟。这一提法并不新鲜,其命运似也难逃再次失败的结局。
从理论渊源上看,“价值观外交”早已破产。“价值观外交”是在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执政时提出来的,因其从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思维视角出发,所以极具鲜明的冷战特点。它实质是西方“民主和平论”的翻版。“民主和平论”宣称民主国家间因有相同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和平自然不求自至。而实际上,我们只要看看国际形势的现状与趋势,就不难发现该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当今世界军力最强又搞霸权的国家,兵戈扰攘、纷争不休的地方,基本都处在所谓的民主阵营内部,而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从历史经验上看,靠“价值观外交”转嫁矛盾、搞孤立对抗行不通。日本当年抛出“价值观外交”,有借此掩盖与其他国家矛盾的不可告人目的。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国家犯下了滔天罪行,即使到现在,日本也不能正视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以及慰安妇等问题,日本欲借助构建民主联盟和受害国拉关系,但民主共同体的设想遮不住“大东亚共荣圈”的历史阴影,东南亚各国的战争遗迹依旧提示着各国人民,勿忘日本侵略历史。一个国家只要具有历史鉴戒意识,就不会不对日本借“价值观外交”搞民主联盟的想法三思。
从现实利益上看,“价值观外交”是没有市场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进一步淡化,各国都意识到,夸大意识形态之争,并不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而让人民从国家交往中实实在在受益,才是各国政府的第一追求。当前亚洲经济发展迅猛,各国利益高度融合。2010年中国和亚洲国家间贸易额达9316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中国——东盟自贸区涵盖19亿人口,务实合作一年一个新台阶。日本想在这样的时机拉拢东盟国家,割裂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有违经济发展规律。
从具体指向上看,“价值观外交”试图在南海争议上升的背景下搅浑水,锁错了方向。日本外相此次东南亚三国之行,实质上还是要借机高调介入南海问题,推销其倡导的通过多边磋商解决南海海域争端的主张,以此牵制中国。可惜的是,涉南海争议各方早已清楚,把南海水搅浑,对谁都没好处。现在,南海争议各方一致认为,认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原则和精神对解决南海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友好协商和双边谈判解决争议是唯一出路。日本的这一举动只能说是别有用心,逆势而动。
野田政权执意再包装推销“价值观外交”,破坏力不小。日本内部对“价值观外交”的批评一直没停过。前自民党干事长加藤纮一曾明确指出,“价值观外交”的骨子里潜藏着反共意识,且已过时。搞“价值观外交”注定是竹篮子打水,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