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基层”、“乡村”、“蹲点”、“见闻”,成了最近两个多月来媒体上出现最多的高频词。
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始后,全国新闻单位闻风而动,编辑记者进农户、入社区、跑工地、下矿井、行边陲,到最基层的地方去,到最偏远的地方去。一连两个多月,来自基层的报道成为各家新闻媒体的重头戏,刊发在报纸的头版头条、电台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网络媒体的重要位置。体现基层生活、百姓情怀的报道热气腾腾、新风扑面,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成千上万的新闻工作者正在用实际行动解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课题。
到基层去
一定要下去,下到最基层去,下到基层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和行业中去——这是“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几乎所有新闻单位向编辑记者提出的共同要求。
中央新闻单位作出表率,迅速行动。
人民日报编委会成员每人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编辑部各部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和各社属报刊等单位确定2至3个基层联系点。目前,人民日报已在全国建立150多个基层联系点,2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
新华社选择在当地有突出特色或偏远贫困地区的县、乡、镇、村作为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已在基层设立联系点526个,第一批就派出585名蹲点记者。
光明日报在基层县、乡、村、镇设立80个联系点,还特别制作了一批“光明日报基层联系点”牌匾,要求每名下基层的记者把它挂在联系点,把心留在联系点,把基层当成自己的又一个家。这个举措,牵动了当地老百姓的情缘。
经济日报派出近百名记者奔赴20多个省市区进行蹲点采访,深入调研当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生动实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派出近40名资深编辑、记者,历时9天,分组深入毕节等各地农村、工厂、学校,通过夜宿农家、走村进寨、定点帮扶等形式,以专题直播、现场连线、录音报道、网络综合、平面展示、微博互动等方式,高密度、大力度报道毕节等地区的变化和发展。
中央电视台30个记者站、80路记者、近200人的采访团队,目前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街道、厂矿企业,用镜头和声音记录基层的风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CRI中外记者·中国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百姓人家进行采访。派出采访团队分东西两路,深入内蒙古8000里边防线的一线连队、哨所、口岸、国门,采访过程历时近一个月。
中央新闻网站组织140多名编辑记者,深入到20多个省市区的农村社区、厂矿企业、偏远地区调研采访,采写稿件980余篇。
北京、天津、河北、广东、西藏、青海等地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纷纷设立基层联系点。
湖南省派出30名编辑记者深入邵阳隆回县、怀化沅陵县进行实践锻炼,每位编辑记者对驻点乡镇的村庄走访一遍;扶贫帮困,联系一名困难户;做好一次接访工作;做好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参加一次对当地的集中采访;实践锻炼结束后,写一篇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
四川省各新闻单位建立起一张报纸,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分别联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家工厂、一个村庄制度,一个记者联系一个城镇家庭、一户村民、一名民警、一位工人的制度。
全国各类媒体还通过建立完善培训、考评、奖励等制度,建立“走转改”长效机制。
继新闻单位之后,社科、理论、文艺、出版等文化单位工作者也纷纷走出书斋和办公室,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厂矿,宣传科学理论,解读方针政策,与群众打成一片;文艺工作者精心策划各种文化活动,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送到百姓家门口。
脚踏实地
不是蜻蜓点水,而是真正沉到下面;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真情融入。随着“走转改”活动的开展,革命老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厂矿、学校、社区居委会、军营、哨卡,到处活跃着记者的身影。他们采访新闻,本身也成了新闻的一部分。
往返400公里,徒步近200公里,冒着生命危险,跟乡干部跋山涉水接42名孩子上学,央视记者何盈等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采制的报道《皮里村蹲点日记》,给观众带来震撼与感动:“路就在峭壁上,只能容下一只脚,下面就是滚滚的江水和裸露的岩石,不由得让人倒抽寒气。真佩服记者的勇气!”
黎明村地处偏远的宁夏盐池县,在最近十几年里经历了风沙紧逼、全力治沙、重建家园、再次聚合的戏剧性变化。光明日报记者庄电一六访黎明村,他说:“飘在水面的是浮萍,游在深水里的是大鱼。我虽是个老记者了,但我还想当走基层的积极分子。”
人民日报记者走进四川营山县城南镇采访身患重症的文建明的“三二工作法”,镇政府办公室里来了110位老乡,掌声、笑声不断。分别时,上百双热情的手伸向记者:“给党中央带个好!”“感谢你们来看文书记!”
中秋节当天,新华社采访组在新疆阿勒泰登上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通过海事卫星,开展微博直播,使守边官兵第一次在互联网上与亲人、与网友们见面互动。
文汇报青年记者徐晶卉为了写《蹲点日记·洪庙村见闻》一文,到上海市郊的洪庙村住了一周。她说:“真正走到田间地头,走在农村的街头巷尾,我发现农民有很多心事愿和我分享。”
在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里,北京青年报副刊版组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选题策划会,与医生、护士、志愿者和艾滋病患者们促膝交谈。
入殓师是一个被社会需要但鲜为人知、甚至不被理解的职业。昆明春城晚报的记者带着深厚感情走进殡葬工作场所,和入殓师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师傅们对记者掏出了心里话,道出了自己的职业状况和苦恼。
心系群众
带着对基层百姓的感情,编辑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同时,做了大量便民服务工作,努力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8月31日,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全国新闻界先进典型俞佳友和同事们深入丽水、台州、温州等地,了解基层情况,利用报纸上“佳友民情快车”栏目,帮果农解决水果销售问题,帮村民解决饮水工程选址问题。
前不久,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三位村民代表专程到新华社,送上感谢信和凝聚着村民们深厚情谊的山药蛋、土鸡蛋,感谢记者帮助村里解决了失学儿童上学、高速公路占地补偿等问题。
湖南广电传播中心得知革命老区炎陵黄桃滞销,高考贫困学子学费困难,推出了“一颗黄桃一份爱——支持炎陵果农爱心助学大行动”,短短36小时,义卖黄桃2万斤,筹集助学金24.4万元,孩子们喜笑颜开。
当地群众说:“走基层活动真是走到了我们老百姓中间,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网友“阳伞”在帖文中写道:“脚踩大地,一头汗、两腿泥,俯下身、弯下腰,和老百姓心贴心,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这些镜头的展示和记者的身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广角、最深度、最动人的神州大地。源头有活水,基层大作为!”扑面新风
两个多月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报纸到网络,“走转改”栏目琳琅满目,“走基层”报道吐露芬芳,在神州大地吹起一股清新之风。
《要当五百强更要五百年》、《边城新记》、《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3小时消解5年积怨》、《霸州有个西粉营》、《北芹村的蔬菜不愁卖》、《北大仓今年粮满仓》……这些中央媒体领导“走基层”的新闻报道,挖掘深,立意高,文笔清新生动,让人眼前一亮。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等重要节目中均开设了“走基层”专栏,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中定期播出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专题节目。
在各大报刊上,人民日报的“蹲点调研”、“一线见闻”、“倾听”、“百姓相册”,光明日报的“来自基层的核心报道”、“不了情”、“心中的牵挂”,经济日报的“蹲点笔记”、“基层发现”、“基层见闻”等,注重体现群众观点,结合社会热点,要求记者深入村镇社区、家庭住户、卫生院所、乡村学校、文化馆站,把“我”置身于百姓中、嵌入报道里。中国日报“一线报道”、“百姓故事”、“新闻聚焦”等专题专栏, 突出了浓郁的外宣特色。
新华社在文字、图片、视频、网络和报刊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中分别开设专栏,推出“走基层听民声”专题,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持续刊播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制的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关注民生生计、关注“十二五”落实、聚焦基层岗位主题报道,《基层中国》栏目每期侧重一个主题,各主题滚动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展“全景国境线”采访报道,播出了《满洲里口岸国门讲述时代变迁》等报道。
在编辑记者下基层前,新闻单位都会提出明确要求:编辑记者要克服八股腔、文件腔、套话、空话,减少公文语言、减少阅读障碍,倡导“短、新、实”,增强真情实感,增加人文关怀,提倡表达创新。
在央视播出的《保供电4000余抢修人员迎战高温》、《贵州黄平:放牛老人杨光树》等新闻中,记者一改往日采访范式,来到劳动者中间,边劳动、边采访,给全国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推出《俺们村的老三哥》,河北日报推出的报道《“老调解”说和记》,受到受众的好评。
甘肃广电总台的报道《炼钢工人张雪的火热生活》,展现了钢铁工人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节目播出后,转炉车间的工人打电话说:“原来我们的工作这样火热和美好!”
中国日报记者采写的《坐着火车去西藏 亲身见证西藏交通大发展》,被《法兰克福汇报》等境外主流媒体转引数十次。农民日报记者冒雨走进湖北省监利县周老镇鲁桥村,写出了报道《“单改双”助胡大爷收入翻番》。
光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推出了“最美乡村教师”、“无腿老兵”、“扁担校长”等专题,组织了大量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等民生报道,受到网民关注和欢迎。
这些带着泥土芬芳、浸着百姓情怀的好作品、好节目,把基层最美的风景、群众中最感人的故事展现给全国人民,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有专家评价说,一棵树,根扎得深,就会枝繁叶茂,充满活力。“走转改”活动才开展了短短两个多月,就展现了她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给新闻界带来了喜人的变化。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将加入“走基层”的行列,在转作风、改文风的过程中,优秀的作品将不断涌现,“走转改”这场波澜壮阔的实践,必将在华夏大地结出更加丰硕的精神文明之果。
本报记者 周迅 张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