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这里,有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片沃土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系列报道之一

    《 光明日报 》( 2011年10月17日   06 版)

        展位前的人络绎不绝,看着演示,参观者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啧啧称赞,让徐伟超既兴奋又紧张。凝聚着创新智慧和心血的科技作品今天终于登台亮相,在旁的陈康睿也一脸自豪,“喋喋不休”地向参观者介绍着他们的作品。 

        10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体育馆人头攒动,英才荟萃,参加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盛会——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海内外学子云集于此,展示着他们的奇思妙想,各类科技产品异彩纷呈。

        徐伟超、吕连生、陈康睿等几位同学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与校内其他6支参赛团队,分别带来了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科技作品参加角逐。该校已经三次夺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优胜杯”。  

        “让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作为创新教育改革的示范区,目标是培养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创新实践班吸纳校内学有余力、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分为数学建模、机电、软件、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15个班,按照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培养,以强化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设置系列课程,学生一学期可选一门课,分两个环节学习:第一环节是课堂教学,16个学时;另一个环节是48学时的实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兴趣小组,一学期布置一个课题,通过课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在实验室完成。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早在创新实验学院2007年成立伊始,大连理工校长欧进萍院士就明确提出,创新实验学院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区和先导区——这一定位,标志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吕连生今年已被保送到创新实验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进行人形机器人的理论深造和研发。他2007年秋考入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个月后经过考试进入创新实验学院创新实践班。

        “这里是让我实现梦想的地方。”吕连生感慨地说。他初、高中阶段就对机器人有着浓厚的兴趣,创新实践班的4年历练,给了他圆梦的机会。在这里,吕连生找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从大一时动手制作出第一台功率放大器,到大三时立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自己设计制作无线调频对讲机,最后又攻克了人形机器人行为控制策略的难题。与同学通力合作,终于成功研制出可以完全自主参与足球比赛的人形机器人。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吕连生与团队精心准备,带着自主研制的科技作品,参加了第十二届“挑战杯”的角逐。

        “我高考时就选择了创新实验班”

        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朱泓教授介绍道,除吕连生同学所在的创新实践班外,从2006年开始,学校面向高考优秀学生,开设了两个创新实验班。实验班依托创新实验学院按照机械及土建大类、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与培养,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四年级按宽口径、个性化培养,还陆续增设了大化工类以及钱令希力学创新班。

        徐伟超是从创新实验班走出,被保送攻读研究生的。“2007年高考接到大工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就同时收到了是否选择进入创新实验班的征询意见书。”对未来充满憧憬,胸怀抱负的徐伟超毫不犹豫选择了创新实验班。他庆幸当初的决定,大学4年,自己是在一种全新模式下接受创新教育的。到大三时,所学专业课程模块完全体现个性化要求,只限定学分,不规定课程,并有导师跟踪指导。

        创新实验学院院长冯林教授说:“在大工,创新教育绝不是单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做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是跟老师做科研等,而是将传统的课外渠道开展的创新教育进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内课外真正融为了一体,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迄今,创新实验班已有两届毕业生,200余名,去年与今年的就业率均为百分之百,其中50%被保研,很多毕业生进入大型企业。

        沈骁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出来的复合型人才。当年报考大工时,沈骁被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广电专业录取,但他对计算机兴趣很深,进校后就报考了软件创新实践班。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沈骁课余时间在实践班跟随指导老师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4年下来,创新能力甚至优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两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后被保送为创新实验学院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被微软亚洲搜索技术中心录用。沈骁再三说,由于有了创新教育的新机制,才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我是实践班里拥有最多学生的‘老师’”

        老师给学生讲课并不新鲜,但学生给学生办讲座,还张贴海报宣传,却是让同学们羡慕的事儿。

        “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问题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又简洁的刻画,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最优策略……”当下课铃声响起,校园里人潮涌动时,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的复杂网络研究室却格外安静。机械专业大三的女生王灵丽正在一遍遍地练习自己即将举办的讲座——《初识数学建模》。

        从眼神到手势,从讲解到提问环节……身旁的指导教师王震时而点头认可,时而眉头紧蹙。王灵丽试讲结束后,王老师马上提出了新的修改建议。据王老师介绍,作为教学新模式的探索,由本科生办讲座在创新实践班已经开展好多年了。“为了能让更多的同学来听课,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小案例。”王灵丽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是实践班里拥有学生最多的‘老师’啦。”

        在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创新实践班里,有许许多多像王灵丽这样的同学。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从属不同的学部院系,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打破常规思维束缚,热爱动手实验操作。小组课题讨论、机器人对抗、收音机调试、电路板组装……每天晚上6点后,创新实验学院灯火通明,实验室里热火朝天。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较早倡导创新教育的高校之一,创新实验学院是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载体。经过不断探索和锐意改革,创新实验学院因材施教,突出特长,尊重个性,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及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彰显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创新教育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使大连理工大学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一片沃土。

        本报记者 吴 琳 本报通讯员 许梅杰 钟天骐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